中國質量新聞網訊(實習 徐天允)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最近發(fā)布的《中國經銷商庫存指數調查》中顯示,2018年經銷商庫存指數預警連續(xù)12個月均超過警戒線,并在2018年11月達到了頂峰,庫存預警指數高達75.1%,是近幾年的歷史最高點。
中國質量新聞網汽車資訊提示廣大消費者,庫存預警指數過高,購買到庫存車的幾率就會變大。庫存車由于一直停放在經銷商庫房,輪胎在經過長時間單點受力可能會導致輪胎失圓變形。蓄電池因長期停放導致蓄電池虧電,降低使用壽命。對于汽車核心零部件而言,在動力總成方面,機油由于一直在油底殼中,沒有任何運轉,可能會導致機油被稀釋、乳化、過期、失去應有的潤滑效果。同時,制動液的含水量會增多,加劇制動液老化,最終導致制動靈敏度下降。再加上長時間的風吹日曬,加劇了密封膠條的老化。所以,針對長時間庫存的車輛,消費者一定要擦亮眼睛,盡可能的提前做首保,來保證車輛的性能不會受到影響。
中國質量新聞網汽車資訊翻看往年的經銷商庫存數據發(fā)現:往年經銷商預警指數均在7、8月份退至警戒線以下,并在此之后保持在警戒線以下。特點是2018年7、8月經銷商庫存指數并沒有退至警戒線以下,反而是持續(xù)升高狀態(tài)。往年的“金九銀十”在2018年變成了“灰九黑十” 。即便是12月進入購車旺季,庫存預警指數也沒有同往年一樣有所下降,而是高達66.1%。為何2018年車市首次呈現負增長的同時,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也隨之攀升?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公布的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圖
庫存量居高不下并非偶然,從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圖看,2018年全年庫存指數超預警值雖然是近幾年的個例,但實際上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問題一:汽車保有量巨大
根據公安部的消息,截止至2018年9月,中國現有已注冊登記車輛超過了3.2億輛,其中以個人名義注冊登記的小微型載客汽車(私家車)數量達到了1.84億輛。由于汽車市場保有量巨大,實現往年的持續(xù)增長已絕非易事。
問題二:新政策的公布
1.大城市限購政策。北京,天津,廣州,海南等地區(qū)已經采用“搖號”的方式限制機動車數量的激增;上海地區(qū)更是以“拍號”的方式,實現對汽車市場保有量的嚴格控制,市場交易的趨勢已由新購車輛逐漸轉向換購車輛。而根據目前二手車市場交易現狀看,換車周期一般在5年左右。這也導致了新車市場的銷量大幅度衰減。
2.二手車市場開放,部分地區(qū)解除二手車限遷。隨著部分地區(qū)解除二手車限遷政策,利好政策對于二手車的購買力度大幅度上升。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fā)布的最新消息,截止到2018年6月,全國二手車交易量突破600萬輛,除二月受到淡季因素及世界杯影響降至100萬輛左右外,其余月份均實現百萬輛以上銷量,且相比2017年有明顯大幅度增長。由此可見,二手車以相對低廉的價格對新車市場產生了一定的波動。
3.平行進口車開放。平行進口車是指非品牌官方授權,直接從海外市場引入中國市場銷售的車輛。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公布的最新消息,截止至2018年7月底,全國累計進口汽車63萬輛,其中非品牌官方授權下的小3C認證進口車輛(俗稱平行進口車)達到了16.4萬輛。由于平行進口車是從海外市場直接引入銷售,沒有品牌總經銷商,品牌分經銷商等中間環(huán)節(jié),價格相對便宜,對于傳統(tǒng)品牌授權官方進口車也形成了較大的沖擊。
4.關稅上調的影響。2018年因美產進口車隨關稅的調整價格也隨之上調, 致使部分美產進口車價格有所上調,最終導致部分原有客戶處于觀望狀態(tài)。但隨著近期美產汽車關稅再一次調整,這一因素導致的美產進口汽車交易量下滑問題,將在2019年有望得到緩解。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fā)布的2018上半年二手車交易走勢圖
問題三:市場因素
1.新款車型集中上市。在2018年,汽車廠商大量新款車型“扎堆上市”也是導致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大幅度增長的主要原因。在2018年,僅B級車市場就有50余款新車發(fā)布上市。“買新不買舊”的消費心理導致舊款車型銷量下滑,還有部分新款車型發(fā)布未上市,但已經有部分消費者提前預定,等待新款車型上市。最終導致經銷商處積壓了大量舊款車型。
2.汽車廠商的銷量目標。部分汽車廠商為了達到銷量目標,實現同比遞增,或采用“年底沖量”的形式給經銷商加大提車壓力,這也是直接導致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超越警戒線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