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汽車新聞》9月20日報道,前不久德國《經理人雜志》報道稱,由于增長緩慢,加之鞏固MQB平臺成本高于預期,大眾集團不會達到利潤目標。然而,大眾集團日前出面否認了這一報道。
德國《經理人雜志》稱,大眾汽車集團財務總監(jiān)Hans DieterPoetsch在18日的采訪中表示擔憂大眾集團可能達不到2015年的預期目標,未來會將每輛車的成本減少1000歐元(約1355美元)。該雜志還指出,高于預期成本的MQB平臺使得該集團目前遭受利潤空間的重壓,同時與之前的車型相比,預計未來新車的利潤會更低。
大眾汽車集團對此的回應是:該報道沒有任何根據。大眾汽車集團表示會一如既往地忠于其未來的業(yè)務拓展計劃,有關大眾會放棄其目標的報道是錯誤的。
大眾汽車集團自2007年以來就一直在拓展其MQB發(fā)動機前置模塊化平臺,實現(xiàn)了不同車型之間的零部件共享。此外,該集團已經計劃在未來的四年為該平臺投資大約700億美元,同時基于MQB平臺打造40余款批量生產的新車型。目前,第一批使用該平臺的車型,如:大眾高爾夫、奧迪A3、斯柯達明銳以及西亞特Leon已經上市。
《汽車新聞》還指出,大眾集團預計在2018年之前超越通用和豐田,成為世界上第一大汽車制造商,達到每年1000萬輛的銷售量。同時,該集團也計劃提高其稅前利潤率,從去年的6%上升到2018年的8%。
(楊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