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秋季開學,書包、文具等學習所需的物品隨之熱銷。青海省消協(xié)發(fā)布開學季消費警示,提醒廣大家長和學生提升自我保護和消費維權意識。
選購學習用品:質量為重,嚴格把關
在選購文具、書包、包書皮等學習用品時,務必拒絕具有危險性或者可能產生不良誘導的產品。
一是了解經營商家資質:選擇信譽良好、證照齊全的商超或網購平臺購買;二是查看產品標簽信息:仔細查看是否標明廠名廠址、執(zhí)行標準、生產許可、生產日期、合格標識、使用須知等信息;三是對比售后服務條款:優(yōu)先選擇售后服務完善、保障承諾范圍較全面的產品;四是觀察產品實際情況:收貨時檢查產品是否有明顯的異味和做工問題,警惕色彩過于鮮艷、造型奇特或帶有特殊香味的產品。
盲盒產品消費:理性適度,杜絕盲從
近年來,以卡牌、玩偶手辦為代表的盲盒產品在學生群體中流行開來,廣大學生們要學會理性對待盲盒消費,家長們也要注意對孩子進行適當引導。
一是了解銷售規(guī)則。購買前查看商家是否對產品名稱、種類、價值范圍、限量品投放數量、抽取規(guī)則和概率等關鍵信息進行公示,謹防商家過度營銷的套路;二是關注盲盒質量。購買后仔細查看產品的材質、做工、標識等質量狀況以及成分表、警示說明等重要信息,確保商品符合相關標準和安全要求;三是適時干預引導。由于未成年人心智發(fā)育尚未成熟,容易出現盲目跟風和成癮的心理,家長們要適時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理解和肯定,讓孩子更多地參與家庭活動,理解物品的價值和金錢的意義,防止孩子沉迷盲盒。
培養(yǎng)消費習慣:量入為出,消費有度
廣大家長應以培養(yǎng)孩子良好消費習慣和勤儉節(jié)約美德為導向,幫助孩子養(yǎng)成科學、正確的消費習慣。
一是加強日常教育。引導孩子結合自己的實際需求和家庭經濟狀況進行消費,做到量入為出、消費有度;二是履行監(jiān)管義務。掌握孩子的網絡使用情況,避免孩子出現游戲過度充值、打賞主播、網購糾紛等問題或落入非法校園貸、消費貸等金融消費陷阱;三是妥善保管資金。對家中的現金、賬號、支付密碼等進行妥善保管,盡量采用安全系數較高的支付驗證方式,降低孩子自行支付的可能性。
青海省消協(xié)提醒廣大消費者,妥善保存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的相關憑證、聊天記錄及經營者基本信息。發(fā)生消費糾紛時及時與經營者協(xié)商處理,協(xié)商無果時,可向相關行政主管部門進行投訴舉報。(供稿:青海省市場監(jiān)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