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jié),#發(fā)售價1599元球鞋最高炒至6999元#話題突然沖上熱搜。
據《工人日報》報道,某國際運動品牌的球鞋“閃電倒鉤”在國內上市以來,熱度一直不減。在某交易平臺上,剛上市不久的進口球鞋“閃電倒鉤”,原價1599元,被炒到最高3萬元一雙,成交量也相當可觀。
“閃電倒鉤”是音樂人Travis Scott、Fragment Design藤原浩和Nike Air Jordan三方聯名商品。此次發(fā)售的“倒鉤”共兩款,一款為高幫鞋,另一款為低幫鞋。
所謂“炒鞋”,就是把一些潮鞋購入后加以囤積,等到價格上漲時再賣出。一些產量少的爆款運動鞋,一轉手就能賣高價。不僅是國際品牌,一些國內品牌的鞋也被熱“炒”。
記者瀏覽各購物平臺發(fā)現,一款參考發(fā)售價僅1499元的明星同款籃球鞋,價格已被“炒”到48889元。另一款原價899元的籃球鞋,目前的價格為5999~6999元,而且斷碼嚴重,大部分號碼顯示無貨。
得物曾下架高價球鞋
此前,關于球鞋被爆炒的新聞不時見諸報端。
今年4月,國產鞋遭鞋販子炒作身價暴漲曾引發(fā)關注。一石激起千層浪,央媒紛紛跟進,發(fā)文痛批炒鞋。
國內知名潮鞋購買平臺得物也對瘋狂的炒鞋熱潮作出過回應。
4月6日上午,得物APP在官微發(fā)布“關于大家關注的近期個別鞋款價格波動的情況說明”。
1、在得物APP平臺上交易的商品大部分是常規(guī)款商品。與日常消費品類似,得物上大部分商品在新品發(fā)售后,因折扣等原因,價格低于發(fā)售價。
除了常規(guī)商品,球鞋品牌方每年還會根據不同的時間節(jié)點,推出少數全球限量商品。此類商品在得物APP所有商品中占比極低,且價格受到買賣雙方意向的影響,平臺不參與定價。
2、經核查,此次網傳圖中涉及的三款球鞋,即李寧韋德之道4全明星銀白款、李寧韋德之道 7wow 7 The Moment 超越限量款粉色款和安踏哆啦A夢聯名休閑板鞋白黑款,這三款球鞋的價格均為平臺賣家個人所設定,且在賣家設定的價格下并無買家成交或極少有買家成交。
目前,針對這三款中賣家所標價格波動過大的球鞋,已進行下架處理。
3、除上述三款球鞋,得物同時對全平臺商品進行核查,另發(fā)現20款球鞋存在賣家所標價格波動較大的問題,對這些球鞋都做了下架處理,并對3名涉嫌惡意影響商品標價波動的賣家采取封禁措施。
4、得物APP一向倡導理性消費。平臺將會增加對賣家異常標價的監(jiān)測,對賣家標價波動過大的商品,會第一時間做相關處理。一旦發(fā)現惡意操縱價格的賣家,將進行包括下架商品、封號等在內的嚴肅處理。
在得物發(fā)表聲明后,APP上的李寧球鞋已無售價5000元以上的鞋款,售價最高的一雙為4309元,此前報道中提及的幾款“高價鞋”均已下架。
李寧球鞋暴漲31倍?
今年清明小長假期間,有媒體報道稱,在得物APP上搜索發(fā)現,以李寧韋德之道4全明星銀白款為例,頁面顯示僅有42碼,付款后7天內到貨,售價竟高達48889元。
而該鞋參考發(fā)售價僅1499元,漲幅達31倍!但頁面上卻并無最近購買記錄,似乎是“有價無市”。
隨后該款鞋被下架。
李寧韋德之道7 wow7 The Moment超越限量款,41.5碼最高售價為29999元,相比發(fā)售價1699元漲了近17倍,購買數據達270條。
同樣,該款球鞋在得物上已無高價款。
安踏哆啦A夢聯名休閑板鞋白黑款,參考價為499元,但目前炒價達4599元,漲了8倍多,最近購買記錄有近9000條。
從事球鞋行業(yè)多年的李超(化名)表示,這段時間在其朋友圈,做國貨的同行不斷刷屏“求貨源,加價拿”。甚至有同行一口氣掃了10多萬元的貨,賺回了一輛車錢。
這些消息也引發(fā)了網友的大量吐槽,紛紛表示不值這個價。也有網友看到消息直接哭窮,“沒想到以后連國產鞋都穿不起了”“再漲連國產都買不起了,救救打工人吧”……
天價鞋的秘密 真相究竟如何?
有熟悉內情的網友表示,上述漲價的鞋,都是聯名限量款,本來發(fā)售就不多,發(fā)售時間也早,早就斷貨了,比如前述韋德之道4是四五年前出的鞋子了,一些配色是限量發(fā)售的,“幾年時間消耗得都沒剩幾雙,賣多少都隨賣家的心意,有沒有人買是另一回事。何況李寧有這么多鞋子,你難道非要買四萬八的?”
鞋價如何能炒起來?一般來說,廠家采用的限量款發(fā)行營銷手段是這個體系的核心中樞,如果廠家加大限量款鞋品的供應,那么市場上所謂稀缺性導致價格暴漲的基礎將不復存在。但限量發(fā)售產品只是鞋價溢價的一個重要因素,黃牛、莊家以及大型的交易平臺則逐漸將“鞋”的熱度推向高潮。
炒鞋的開端一般來說從限量版球鞋發(fā)售就開始了,有的鞋品甚至尚未發(fā)售已經在市場上有了超高的標價。如今每逢各大廠家發(fā)售限量款鞋品的時候,無論實體店還是線上都會有無數的人在等待,其中不乏眾多黃牛,也就是鞋圈里所說的“鞋販子”。
這兩年可以頻繁看到“鞋販子”和店員勾結囤積貨源的新聞,囤積貨源意味著對某一款鞋的壟斷,是莊家、黃牛乃至交易平臺對鞋價格控制的根本所在。
更多網友對炒鞋都持理性態(tài)度,認為無論官網、實體店,國貨品牌選擇很多,供應都很充足,也不存在漲價,部分還有打折,“不喜歡李寧,那就安踏、匹克、回力、特步嘛!牌子多了去了,已經下架的鞋,就不買了唄,換雙鞋買”。
炒鞋有哪些風險?
“70后炒股,80后炒房,90后炒幣,00后炒鞋”,近幾年,隨著年輕消費者對于潮流文化的追捧以及互聯網科技的發(fā)展,球鞋轉賣、炒鞋市場蓬勃發(fā)展。
炒鞋雖然看似利潤頗豐,但投資風險、經營危機、貨源渠道陷阱、龐氏騙局等各類套路層出不窮,使新老鞋販防不勝防。
近日,江蘇鎮(zhèn)江警方先后接到多人報警稱,在殷某處購買“期鞋”遭遇詐騙,其中僅一人就損失100多萬元。
經查,殷某虛構10億的存款證明,通過炫富博取“炒鞋客”的信任,以明顯低于市場價的價格為誘餌,向部分受害者出售“期鞋”,實則并沒有真實貨源。
案發(fā)時,涉案金額近600萬元,基本已被他揮霍一空。近日,殷某被判處詐騙罪,有期徒刑12年,并責令退還受害人共計584萬元。
“鞋商劉餅干跑路”事件也令炒鞋圈記憶猶新。
2019年11月,劉餅干被曝因為炒鞋欠款1000多萬,消息一出,立刻登上熱搜。有人罵他是騙子,也有人因他揭開鞋圈內幕為他叫好。
劉餅干從小到大一直喜歡球鞋,2017年,他還在上大學,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進入鞋圈做起了炒鞋生意。第一年入道,就掙了十萬元,這樣的經歷讓劉餅干有了自信。2018年,他選擇休學,并成立了自己的炒鞋工作室。
此時,炒鞋熱潮風起云涌,劉餅干炒鞋工作室的生意也是水漲船高。在一筆筆交易帶來的炒鞋暴利神話中,劉餅干希望能夠把生意做得再大一些,單筆交易動輒二三十萬。
炒鞋交易,通常都是買家先打款給賣家,賣家再發(fā)鞋給買家。但劉餅干卻發(fā)現,自己在收到款項的同時,因為鞋子瘋狂漲價,想按事先約定好的價格將鞋發(fā)給客戶完全不可能。
為維護其知名度和虛榮心,“劉餅干”通過高價購買球鞋并以市場價賠付的方式給買家,中間產生了差價。當資金鏈斷裂時,“劉餅干”通過活動包裝推廣自己,以此吸引更多顧客從而獲得新的資金。由于虧空越來越大,劉餅干開始不斷借錢拿貨,希望自己能夠在市場中成為贏家。
但是,球鞋價格的瘋狂讓劉餅干拆東墻補西墻的做法難以為繼。短短幾個月時間里,他欠的錢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在不斷地惡性循環(huán)中,最終虧空的數字達到了一個他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數字:1076萬。最終,劉餅干因涉嫌詐騙接受法律制裁。
另外,據國際金融報報道,部分“大佬”在鞋圈叱咤風云,表面為新手小白指點迷津,實則是暗地里“割韭菜”。有業(yè)內人士舉例說,“一雙鞋原價是1399元,正常溢價漲到1500至1600元,但大佬大肆宣傳該鞋款會漲,導致部分人開始買進,鞋價漲至2000至3000元。緊接著一些跟風小白聽信大佬判斷,預測未來還有增值趨勢,便再次加價購買,此時大佬乘機出掉手中的鞋子,熱度過去后鞋價跌落,小白買進的鞋子被套住。”
此外,還有一些不可把控的潛在危機。許多名鞋憑借聯名款的標簽身價高漲,可一旦聯名品牌出現負面信息或發(fā)生重大政治錯誤,將對囤貨的鞋販造成重大打擊。
炒鞋圈內風險不斷,亂象叢生。一些不守行規(guī)的低素養(yǎng)鞋販,在與散戶交易中,隨意漲價變卦,稱為“鴿哥”。通常他們會在各類球鞋資源群里被掛出示眾,此類失去行業(yè)信譽的“鴿哥”,在未來散戶或者買手店的交易中幾乎不再有容身之地,只能被迫轉向平臺售賣。
另外,市面上存在一些鞋販團隊違法利用機器人技術,操控成千上萬個抽簽號以增大抽中限量版球鞋的幾率,蓄意形成某款名鞋的壟斷市場,掌握定價自主權,攪亂了球鞋正常交易的秩序。
鞋原本是用來穿的,有人卻借此用來金融化炒作,財富誘餌面前,很多人沉浸其中、樂此不疲,任意扭曲市場,此風不可長。
(來源:證券時報、國際金融報、中國證券報、藍鯨財經、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