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徐建華
一面巨大的宣傳展示墻,詳細介紹“中國小商品城市場信用監(jiān)管評價標準及評分細則”;商戶的商鋪門口,貼有一個亮標的標志,經營的商戶自愿亮出在銷商品所執(zhí)行的標準或商品的主要技術指標;登錄專門開發(fā)的標準數字化平臺“撥浪鼓”微信小程序,在線“亮標”商品多達10萬款……在義烏國際商貿城,無論是線下還是線上,有關標準與質量的宣傳隨處可見,使得整個市場充滿了標準與質量的元素。
“你現在看到我們市場里到處都是標準的信息,得益于我們開展的‘標準進市場’工作?!绷x烏市標準化研究院院長周江解釋道。
什么是“標準進市場”?簡言之,就是通過標準來促進義烏小商品市場的管理和小商品質量的精細化、規(guī)范化和品質化,其工作內容可簡單地概括為8個字:亮標、對標、提標、宣標。亮標,就是市場經營戶自我聲明。對標,就是在亮標基礎上進行比對。提標,就是制定小商品標準。宣標,就是通過各種方式宣傳標準,提高采購商、商戶標準化的意識?!拔覀兺ㄟ^‘亮標、對標、提標、宣標’,讓廣大市場經營戶‘知標、懂標、用標’?!敝芙f。
標準決定質量,有什么樣的標準就有什么樣的質量,只有高標準才有高質量。作為一座以小商品聞名于世的城市,“世界小商品之都”義烏深知高標準對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引領作用。他們不僅在全國率先啟動“標準城市”建設,積極探索標準化助推城市高質量發(fā)展的實施路徑,打造縣域標準化改革創(chuàng)新的義烏樣板,還將創(chuàng)辦于1995年的中國義烏小商品博覽會正式更名為中國義烏小商品(標準)博覽會,成為首個植入標準化元素的國際展覽會。此外,義烏還專門出臺《義烏市“小商品標準”品牌建設工作方案》,著力將義烏小商品貿易優(yōu)勢轉化成小商品標準的制度型優(yōu)勢,并通過小商品標準制度型開放,打造義烏國際小商品標準生態(tài)圈。
“‘小商品標準’品牌是以標準為核心,綜合體現義烏市場和小商品形象的公共品牌。”義烏市市場監(jiān)管局黨委書記、局長樓小東告訴記者,義烏市建設“標準城市”,開展“小商品標準”品牌建設是落實國家的戰(zhàn)略部署和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穩(wěn)步擴大規(guī)則、規(guī)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秶覙藴驶l(fā)展綱要》提出“推動標準制度型開放,保障外商投資企業(yè)依法參與標準制定”。開展“小商品標準”品牌建設是義烏市探索標準制度型開放的創(chuàng)新實踐。但更重要的是,義烏市場有優(yōu)勢,市場發(fā)展有需求。一方面,義烏市場的小商品無論在種類和數量上,還是在出口總量上,在全球都具有顯著優(yōu)勢,具備開展小商品標準國際化的良好基礎,為打造義烏國際小商品標準生態(tài)圈提供了良好條件;另一方面,義烏市場小商品種類繁多,現有的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不能有效覆蓋,小商品標準能有效填補空白,實現內外貿產品標準統一,促進小商品內外貿一體化發(fā)展,尤其是義烏市場外貿依存度較高,小商品標準的國際化,將有力促進小商品國際貿易。
7月24日,義烏小商品標準創(chuàng)新聯合會正式發(fā)布《塑料衣架》中英文版小商品標準。該團體標準是該聯合會成立以來發(fā)布的首個中英文版小商品標準,填補了國家標準和行業(yè)標準的空白,為塑料衣架生產、貿易提供了標準依據。
成立于2023年的義烏小商品標準創(chuàng)新聯合會,是由政府引導、外商參與、產學研聯動的小商品標準創(chuàng)新平臺,致力于開展“小商品標準”品牌建設,建立健全小商品標準體系,推動小商品質量提升,促進小商品國際貿易健康發(fā)展。
除了搭建標準化創(chuàng)新工作平臺,打造具備國際影響力的標準化組織外,義烏市還不斷推動構建小商品標準體系,推進小商品質量提升;推進小商品標準國際化,促進小商品貿易便利化;加強“小商品標準”品牌培育,打造國內一流區(qū)域標準品牌。截至目前,義烏市已累計發(fā)布小商品相關團體標準116項、英文版標準23項,目前正在研制標準27項、英文版標準20項。
高標準引領高質量,小商品闖出大市場。讓“雞毛飛上天”的義烏,一次次“無中生有”、有中生新,漸至小商品無所不有。義烏人感慨:義烏發(fā)展看似“莫名”,其實有“其妙”——“妙”在充分尊重群眾首創(chuàng)精神,打“市場牌”、吃“改革飯”、走“開放路”,市場和政府各就其位、各展其長,“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協同發(fā)力。
新時代新征程,義烏正在書寫“小商品大市場,不斷再造新的輝煌”時代新篇。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