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中文在线视频,海角精产国品一二三区别,一区二区国产高清视频在线

          <legend id="o3rmf"><abbr id="o3rmf"><thead id="o3rmf"></thead></abbr></legend>
          中國質量新聞網
          您當前位置: 新聞中心>>中國質量報>>第八版>>

          我在大山修老屋

          2022-07-21 10:59:08 中國質量報

          我在大山修老屋

          ——一位工藝美術師手中的鄉(xiāng)村振興

          □ 羅 羽

          整整8個月,60歲的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由守義,在西南貴州的大山里改造老房子,從未回過一次東北吉林省吉林市的家。他說,自己已沉浸在助力鄉(xiāng)村振興的事業(yè)里。

          “在鄉(xiāng)村建設中,我必須融入村民的生活和勞動?!闭驹谝粭澱诟脑斓睦衔輧?,由守義說,只有與村民相互了解,才能確保老屋在改造中的設計、施工等各環(huán)節(jié)有序推進,“藍圖”得以精準落地。


          由守義介紹自己設計的裝飾圖案。楊文斌 攝

          2021年11月,應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邀請,由守義關閉個人藝術館,從老家輾轉來到榕江縣忠誠鎮(zhèn)樂鄉(xiāng)村,助力把樂鄉(xiāng)村打造成為貴州50個省級特色田園鄉(xiāng)村·鄉(xiāng)村振興集成示范試點村之一。

          由守義的任務,是將樂鄉(xiāng)村集體“收納”的十幾棟老屋進行商業(yè)化、藝術化改造,再交由村集體經營,開放給游客參觀體驗。

          “鄉(xiāng)村振興首先是產業(yè)振興,老屋改造必須與產業(yè)、商業(yè)有機結合?!庇墒亓x認為,按照鄉(xiāng)土味、鄉(xiāng)情味、鄉(xiāng)愁味“三鄉(xiāng)味道”定位,在保持老屋原有風貌的同時,基于產業(yè)和商業(yè)考量,完善其功能布局、提升其文化內涵,給人以視覺、觸覺和心靈上的舒適感。

          樂鄉(xiāng)村黨支部書記石彥明介紹,樂鄉(xiāng)是一個侗族聚居村落,有村民272戶、1100多人。彈唱琵琶歌、奏牛腿琴、吃稻花魚……樂鄉(xiāng)村民保留著眾多傳統(tǒng)民俗。過去,不少村民還用傳統(tǒng)工藝加工谷物、磨豆腐、織衣服、打首飾、釀酒等,極具特色。

          樂樂坊、樂鮮坊、樂香酒坊、樂香魚莊、“知竹嘗樂”工坊……結合樂鄉(xiāng)的民俗文化和村民的生產生活,由守義將村中老屋改造成不同主題的工坊。

          “比如樂香魚莊內外,我用廢棄的邊角木料制作了大小不一、取型于本地稻花魚的裝飾品;樂樂坊中,我把客房的床頭和燈罩設計成侗族群眾日常彈奏的琵琶和牛腿琴樂器狀。”他說。

          置辦坐立秋千、現代吧臺、手拉升降送餐柜……由守義還按照現代城里人的生活和娛樂習慣,完善老屋內外設施和功能布局。

          “村民普遍喜愛由老師的創(chuàng)新做法?!笔瘡┟鞅硎?,由守義對老屋的改造,兼顧了傳統(tǒng)和現代、生活和娛樂,讓很多村民深受啟發(fā)。

          46歲的樂鄉(xiāng)村村民吳松明做木匠已有20年,從改造第一棟老屋起,他就跟著由守義。

          “我們這些匠人,一輩子就遵循一個原則:不論是一個雕花紋樣,還是一個屋面造型,老一輩怎么教,我們就怎么做。”吳松明說。

          跟由守義一起干活,看他如何通過研究、設計、施工,把創(chuàng)新方案落地,總讓人眼前一亮。吳松明也有了創(chuàng)新思路。

          “做鄉(xiāng)村建設,規(guī)劃和設計不能想當然,也不能‘快餐化’,必須立足村俗民情,用心用情深入理解和思考?!庇墒亓x說,還要發(fā)動和組織村民一起干,力爭做到思想統(tǒng)一、行動一致。

          前期由守義在村里開展調研走訪三四個月,跟村民同吃飯、嘮家常、聊歷史,深入了解村中民俗文化和村民生產生活,讓后期老屋的改造創(chuàng)新成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并逐步獲得村民和訪客一致認可。

          “我的表哥表姐在貴陽居住,但至今我也沒有時間去拜訪他們,哪怕過年時也待在村里忙事情。”由守義說,助力鄉(xiāng)村振興的事業(yè)時不我待,要趕著時間干工作。

          《中國質量報》

          (責任編輯:水川)
          最新評論
          聲明:

          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質量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若需轉載本網稿件,請致電:010-84648459。

          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質量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直接點擊《新聞稿件修改申請表》表格填寫修改內容(所有選項均為必填),然后發(fā)郵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網盡快處理。

          圖片新聞
          • 一顆點心里的匠藝與匠心

          • 安徽省合肥市大力發(fā)展動力電池制造項 ...

          • 第19屆中國(長春)國際汽車博覽會 ...

          • 安徽省蚌埠市市場監(jiān)管局組織農貿市場 ...

          • 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市場監(jiān)管局組織開 ...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