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中文在线视频,海角精产国品一二三区别,一区二区国产高清视频在线

          <legend id="o3rmf"><abbr id="o3rmf"><thead id="o3rmf"></thead></abbr></legend>
          中國質量新聞網
          您當前位置: 新聞中心>>中國質量報>>第七版>>

          汽車“芯片荒”到底該怎樣應對

          2021-09-07 11:25:30 中國質量報

          □ 胡立彪

          知名行業(yè)研究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發(fā)布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全球汽車累計減產約690萬輛。預計今年全年全球汽車產量將累計減少810萬輛。

          之所以出現減產,一個眾所周知的原因是全球汽車企業(yè)不同程度地面臨芯片短缺問題。作為全球主要芯片供應商之一的日本羅姆公司日前表示,全球汽車業(yè)芯片短缺問題預計將一直延續(xù)到2022年。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一些國家為控制疫情時斷時續(xù)地關閉在其境內的芯片工廠,導致部分供應鏈經常面臨斷裂危險。比如,前一段時間馬來西亞疫情出現反彈,當地政府將位于麻坡的芯片工廠關閉至8月21日;之后,越南胡志明市也實施嚴厲的疫情防控措施,宣布自8月23日至9月15日期間,禁止民眾出門,這意味著位于該市的芯片工廠要停產20多天。

          全球很多半導體企業(yè)的供應商和工廠設在馬來西亞、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這里被稱為全球芯片的中轉站。目前,超過50家半導體企業(yè)在馬來西亞有工廠,其中包括恩智浦、英飛凌、意法半導體、英特爾等大型跨國公司。東南亞地區(qū)的工廠因疫情關停,直接導致博世等一級零部件供應商陷入難以向車企供貨的窘境。

          全球芯片生產集中在東南亞等地區(qū),是全球市場高度分工化的一個結果。據悉,目前芯片企業(yè)經營大體有兩種模式:一種是三星、德州儀器、英特爾等企業(yè)采用的垂直統(tǒng)合模式,集芯片設計、制造、封裝測試等全產業(yè)鏈于一身;一種是水平分工模式,即芯片生產的不同環(huán)節(jié)分別由不同企業(yè)負責,如有的企業(yè)只負責設計、銷售環(huán)節(jié)(稱為Fabless企業(yè),即設計企業(yè),如英偉達),有的企業(yè)只負責生產、測試、封裝環(huán)節(jié)(稱Foundry企業(yè),即制造企業(yè)或代工企業(yè),如臺積電)。

          由于前一種模式企業(yè)規(guī)模龐大,管理和運營成本高,資本回報率低,目前走這條路線的企業(yè)越來越少,而水平分工模式則要靈活許多,對市場變化反應快,日益獲得更多企業(yè)青睞。水平分工模式更重視成本控制,一些Foundry企業(yè)就把生產工廠選擇在人力成本比較低的國家和地區(qū),東南亞便是理想的設廠地。但高度分工形成的產業(yè)高集中度的狀況,容易出現“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風險。如遇疫情這種黑天鵝事件,便容易引發(fā)連鎖反應,導致整個行業(yè)受損。

          問題的嚴重性在于,一旦發(fā)生這種市場狀況,短期內幾乎找不到解救良策。資料顯示,建一條先進的芯片生產線需要上千種設備,花費上百億美元。而且,從建廠到生產出可以實際應用的成品,需要很長的周期。這種情況決定了,通過新增產能解決芯片短缺問題并不現實。

          在這次席卷全球汽車業(yè)的“芯片荒”大潮中,中國汽車企業(yè)也受到非常嚴重的影響。為了渡過難關,除了想辦法與芯片供應商周旋,一些車企還呼吁政府層面施以援手,希望通過官方渠道與馬來西亞方面進行溝通,幫助其應對疫情,盡快復工復產,并協調當地政府在疫情緩解后優(yōu)先滿足我國汽車企業(yè)對芯片的需求。事實上,這一招其他國家也想到了。自去年“芯片荒”出現以來,向政府求助已經成為各國車企慣常的做法,各國政府為支持本國汽車行業(yè),也一直沒有停止過各類國際性的協調行動。

          當然,求人不如求己。各國因受此次“芯片荒”刺激,也開始反思芯片產業(yè)模式存在的問題,做更長遠的打算。今年6月,美國參議院兩黨投票通過了一項立法,計劃在未來5年里斥資520億美元,用于半導體芯片的生產和研究;8月,德國政府高層公開表示,德國政府支持擴建芯片工廠以實現自給自足;前不久,歐盟一位官員表示,歐盟成員國正在籌集高達數百億歐元的資金,準備投資于歐洲芯片產業(yè),以減少對外依賴程度。

          在我國,政策層面和車企層面也在積極謀求汽車芯片產業(yè)鏈的自主可控。此次“芯片荒”可能產生正向的推動效果。中金公司此前發(fā)布研報稱,中國大陸是全球疫情控制較好的地區(qū)之一,同時具有大量優(yōu)質半導體封測廠商。海外疫情的反復,有望加速芯片訂單向中國大陸轉移。不過,國內汽車芯片產業(yè)鏈的自主化之路任重道遠。在相關專家看來,國內汽車芯片行業(yè)應努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牢牢掌控容易被“卡脖子”的環(huán)節(jié),其他次要環(huán)節(jié)可在自主生產以及海外代工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

          《中國質量報》【車國春秋】

          (責任編輯:水川)
          最新評論
          聲明:

          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質量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若需轉載本網稿件,請致電:010-84648459。

          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質量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直接點擊《新聞稿件修改申請表》表格填寫修改內容(所有選項均為必填),然后發(fā)郵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網盡快處理。

          圖片新聞
          • 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 ...

          • 華南理工大學迎來2021級新生報到 ...

          • 貴州省遵義市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院為保 ...

          • 浙江省安吉縣市場監(jiān)管局探索食品“鏈 ...

          • 校園食品安全消費提示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