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續(xù)坤
入伏,白天天氣酷熱難當,即使到了夜晚也常常汗出如雨,于是心情變得煩躁起來,在燈下細細研讀的時間漸次減少了,但我并沒有因此而感到孤寂和苦悶。因為在夏夜,我已習慣于將一雙靈敏的耳朵,緊緊地貼近大地的窗欞,去悉心諦聽那唧唧嚯嚯的蟲鳴。
我是農民的子嗣,現在居住的這個地方也正好與鄉(xiāng)村毗鄰,因此每每夕陽西墜,嵐靄降臨,那支悅耳婉轉的低吟淺唱,那曲不絕于縷的田園牧歌,便會常常把我?guī)Щ卦浵U居20余年的鄉(xiāng)村生活。事實上,我在美好的夏夜已經養(yǎng)成了一種癖好,一種遣解困倦與沉靜的真切情懷——我特別喜歡那些舉著綠燈籠的螢火蟲,那些固執(zhí)地在墻上彈琴的蟋蟀,那些不知畦深畦淺的剔透蛙鼓。
這些奇妙的生命響動,會讓我一顆單純且好奇的心激動起來,使我對未來的歲月充滿著希望和憧憬。但隔著窗紗仰視燦爛的星河,我發(fā)現那夏蟲的鳴唱,正如這漫天星光一樣撲朔迷離。
我試圖在燈下的蟲鳴中推開這扇大門,卻怎么也驅不走那不盈于耳的迤迤邐邐,幽幽邈邈,于是索性快步地奔向田野,去探究一個既簡單卻又玄奧的終極問題:悠悠天地間,那草蟲何以長鳴不歇呢?
恍然間,我想起美國作家韜洛在一篇文章中說到過,他對于蟋蟀的鳴聲所生的崇高美感。不錯,這四野的合奏,確乎“有寧靜的智慧,有散文的平穩(wěn)”,不然,古人怎么能夠留下“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雨中松果落,燈下草蟲鳴”等千古名句呢?捺著性子諦聽這真理般永垂不朽的天籟吧!它也許達不到鐳射歌舞廳的嬌媚,更不及“公牛的士高”的狂縱,但我敢說,它的真純、自然與淡泊是無與倫比的。那是來自天堂的歌吟,靜聽著,你將在悠然神會中與永恒的大自然融為一體,相生相依。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