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記者 梁明)憑借文藝時尚的感覺,“書亦燒仙草”受到眾多年輕人的追捧和喜愛,在茶飲江湖占有一席之地。
不過,近日有消費者反映,書亦燒仙草品牌店內存在衛(wèi)生問題。中國質量新聞網進行了調查,發(fā)現“書亦燒仙草”個別門店內存在隨意更改物料有效期,員工腳踩操作臺、未取得健康證上崗等食品衛(wèi)生安全亂象。
產品更換有效期 屢見不“鮮”
近些年,奶茶店風靡市場,很大原因在于作為現制飲品,可以添加多種消費者喜好的食材,其中書亦燒仙草自身定位為 “新鮮,健康、時尚”。
不過,在廣西南寧青秀萬達書亦燒仙草門店,調查人員發(fā)現,店內雖張貼著物料保質期限章程,但這些標準形同虛設。
5月27日一早,調查人員來到店內,看到店員在備餐過程中,先將昨日剩余的燒仙草奶茶換貼新保質期,又將暫時不用的三大桶放進冰箱。按規(guī)定,燒仙草奶茶(熱)保質期4個小時,燒仙草奶茶(冰)保質期24個小時,根據時間推算,此前剩余的燒仙草奶茶應被處理掉。不過,門店顯然是為了節(jié)省開支,過期奶制品往往不會被丟棄,當消費者購買時,店員將其重新倒入保溫桶,用以調制售賣。
前一日剩余奶茶倒進保溫桶并更改有效期
珍珠、西米、芒果粒、橙子、柚子、芋圓、芋泥、紅茶等是該門店常用的食材,在公司的標準里,它們有不同的安全保質期規(guī)定,但實際上只要不嚴重變質,這些剩下的食材就會被繼續(xù)使用。如5月29日剩余的芒果粒、西米、葡萄等,被撕下當日標簽,貼上新一天的標簽。
本網人員在該店調查的幾天內,這些食材均未見換新、只見換簽,食材的生命不斷在新標簽里延續(xù)。店員并不理會這些入口的食材是否足夠新鮮。
店員更換有效期標簽
多次腳踩操作臺 店內蒼蠅亂飛
店內消費者絡繹不絕,前面店員在迎客,然而操作間里店員多次腳踩操作臺尋找物品……這是發(fā)生在書亦燒仙草門店內的情景。
令調查人員感到夸張的是,這樣的情景有時一天之內多次上演。在店員腳邊擺放的是用于加工茶飲的物料,店員跳下后也未對操作臺進行清洗。
店員腳踩操作臺找東西
另外,調查人員在店內發(fā)現,無論在食材盒上還是操作臺上,都能看到隨處亂飛的蒼蠅。這種環(huán)境下制作出來的茶飲,如何保證消費者的食品安全?
在操作臺上和盛放“珍珠”的工具盒上,蒼蠅飛來爬去
在本網調查人員最后一天的調查時間里,該門店負責人在交談中表示,即使工作人員沒有健康證也可以提前上崗。
針對上述問題,中國質量新聞網發(fā)函詢問書亦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截至發(fā)稿,仍未得到對方回應。
律師:違反《食品安全法》須承擔法律責任
對于書亦燒仙草店內亂象,中國質量新聞網工作人員就此向北京市漢良律師事務所汪艷禎律師咨詢。
汪艷禎表示,食品安全無小事,作為食品企業(yè),不能只聚焦品牌運作、迎合消費需求,最根本的是修煉企業(yè)內功——食品安全,否則企業(yè)早晚會被市場淘汰,還會因此承擔法律責任。書亦燒仙草個別門店隨意更改食品有效期的行為,涉嫌違反《食品安全法》中“如實記錄食品的名稱、規(guī)格、生產日期、保質期,進貨日期”等規(guī)定,這會直接導致過期食品流向市場,危害消費者權益。
汪艷禎還指出,書亦燒仙草個別員工腳踩工作臺、沒有健康證等問題,表明了該公司對員工的食品安全培訓力度不夠?!妒称钒踩ā芬?guī)定,食品生產經營企業(yè)應當建立健全并落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對職工進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可向生產經營者要求賠償。
網上不少投訴 有門店受行政處罰
中國質量新聞網注意到,就食品安全問題,書亦燒仙草曾收到過多起投訴。去年5月,有消費者在重慶師范大學店內購買了一杯燒仙草,喝到一半時發(fā)現杯內有只死蚊子緊貼杯壁;今年6月,夏女士在外賣書亦燒仙草內喝出飛蟲,開始以為是草莓果醬,仔細辨認后發(fā)現是帶翅膀的黑蟲;還有消費者反映喝完書亦燒仙草拉肚子罹患腸胃病。此外,書亦燒仙草也有被消費者投訴存在偷工減料、店員服務態(tài)度不佳的現象。
中國市場監(jiān)管行政處罰文書網顯示,書亦燒仙草三都縣門店曾被市場監(jiān)管局行政處罰。
官網:崇尚“時尚、健康”的茶飲理念
據了解,2007年王斌從長沙到成都創(chuàng)業(yè),同年首家仙草茶飲店在成都川師東校區(qū)誕生。書亦燒仙草官網號稱,目前四川書亦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在國內有6000+門店,遍布全國30+省市,還在向海外拓展。
書亦燒仙草自稱“崇尚‘時尚、健康’的茶飲理念,講求‘客戶第一’的企業(yè)價值觀,目前已成為燒仙草茶飲領導品牌”。
在其官網“品牌歷程”里,掛出了該公司獲得過的6項榮譽,其中3項看似與消費者的利益息息相關,包括獲評“中國質量服務信譽AAA級企業(yè)”“消費者最值得信賴飲品連鎖品牌”“全國消費者放心滿意品牌”,只是當本網調查人員想點擊放大,查找是哪些機構為其頒發(fā)的榮譽證書時,發(fā)現圖片太小,均無法看清具體情況。
(責任編輯:陸明)
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質量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若需轉載本網稿件,請致電:010-84648459。
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質量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直接點擊《新聞稿件修改申請表》表格填寫修改內容(所有選項均為必填),然后發(fā)郵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網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