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球知識產權申請量創(chuàng)新高
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去年受理159萬件專利申請 排名全球第一
本報訊 (實習記者 賈潤梅)近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fā)布《世界知識產權指標》報告。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專利、商標和外觀設計的知識產權申請量均創(chuàng)新高。
報告顯示,在過去的兩年里,全球知識產權申請量依然強勁,2021年全球創(chuàng)新者提交了340萬件專利申請,同比增長3.6%。亞洲各主管局受理的申請量占全世界總量的67.6%。
報告指出,中國、韓國、印度2021年當地專利申請量增長強勁,推動了全球專利申請量的增長,促使亞洲申請量所占份額超過了2/3的門檻。其中中國增長5.5%、韓國增長2.5%、印度增長5.5%。而美國、日本、德國的當地專利申請活動量在2021年有所下降,其中美國下降1.2%、日本下降1.7%、德國下降3.9%。
在報告匯編的約150個國家和地區(qū)數據中,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在2021年受理了159萬件專利申請,排名第一。美國、日本、韓國和歐洲的相關機構緊隨其后。
根據報告,在商標申請和工業(yè)品外觀設計申請數量方面,中國均居世界第一。2021年大多數國家的商標申請活動量實現增長,全球商標按類計達到1810萬件,同比增長5.5%。工業(yè)品外觀設計申請活動量增加9.2%,并且亞洲各主管機構受理的外觀設計申請量增長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共有約6.36萬個受保護的有效地理標志產品,來自93個國家和地區(qū)主管局。地理標志是用于具有特定地理來源且具有源于該產地的品質或聲譽的產品的標志。與“葡萄酒和烈酒”有關的有效地理標志占2021年世界總量的51%左右,其次是農產品和食品占43.6%,手工藝品占3.9%。而中國報告的有效地理標志數量最多,共有9052個。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鄧鴻森表示,依據《世界知識產權指標》的最新數據,知識產權申請量持續(xù)不斷增長,主要是由亞洲的增長所推動。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這期間的知識產權申請量走強表明全世界的人們仍在繼續(xù)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造。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