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聶聶 記者徐遠官)益生菌的銷售數據,正在展示這個市場的無限潛力。近日,京東公布6·18開場當晚數據,僅10分鐘,益生菌品類成交額就同比增長518%。
按照聯(lián)合國糧食及農業(yè)組織(FAO)和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的定義,益生菌是“攝入量足夠時對機體產生有益作用的活性微生物”。相關學術研究,將益生菌與“腸道健康”“免疫力”等關聯(lián)在一次,“催生”了大健康領域的風口。
專家指出,經過長時間的宣傳和消費者教育,我國消費者逐步接受益生菌產品,認知度快速上升。同時,在國家“健康中國”戰(zhàn)略、食品工業(yè)健康轉型及技術創(chuàng)新等多方驅動下,國內益生菌市場呈現高速發(fā)展態(tài)勢。
大健康企業(yè)積極占領益生菌賽道
“益生菌第一股”科拓生物2021年報援引中國保健協(xié)會數據表明,2020年我國益生菌產品的整體規(guī)模約為879.8億元。巨大的市場空間,吸引了各類新老品牌逐鹿其中。
均瑤健康借益生菌“二次創(chuàng)業(yè)”。日前,均瑤健康發(fā)布公告:擬繳納200萬元保證金,參與潤盈生物破產重整投資人的公開招募。據悉,潤盈公司是益生菌領域集研發(fā)、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yè)。據新京報報道,均瑤健康益生菌產品采取的是代工生產模式,如成功收購潤盈生物,意味著可以一次性補全益生菌產銷鏈。均瑤健康的“二次創(chuàng)業(yè)”計劃中,益生菌是重要一環(huán)。
蔚藍生物引入國際巨頭,全面發(fā)力。4月20日,蔚藍生物發(fā)布公告稱,終止實施年產1000噸功能性食用益生菌系列產品技術改造項目。取而代之的是,全資子公司濰坊蔚之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擬以增資的方式引入國際投資者ADM Singapore,進行人用益生菌產品的生產和銷售。
此前,湯臣倍健已斥資35.14億元人民幣收購澳洲保健品企業(yè)LSG,將含有26個益生菌產品的Life-Space(“益倍適”)品牌收入囊中;率先于2020年7月上市的“益生菌第一股”科拓生物則與江中藥業(yè)開展戰(zhàn)略合作,進一步布局益生菌活菌新藥。
資本追逐益生菌風口。以益生菌產品打頭陣的健康品牌原本自然完成天使輪數千萬人民幣融資;益生菌膳食品牌每日的菌于2021年9月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當時該品牌創(chuàng)立僅半年。
益生菌品類走向細分
益生菌可用作膳食補充劑、食品配料、食品添加劑、藥品等,主要集中在集中領域,目前,我國益生菌在食品領域的應用主要為將益生菌添加于嬰幼兒奶粉、酸奶、飲料中,即食型益生菌、菌片等益生菌終端消費品的市場也在不斷成長,應用場景越來越日?;?/p>
例如,“來伊份”推出益生菌奶片糖,“三只松鼠”上線益生菌堅果水果燕麥片。在多個電商平臺,益生菌洗面奶、益生菌面膜、益生菌精華液等在售。
據廣州日報2月報道,寶潔公司正以未公開價格收購Tula Skincare。據悉,Tula是一個以益生菌等為基礎的美容品牌,2021年銷售額約為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5億元)。福瑞達攜手山東大學成立益生菌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加碼益生菌應用研究,開發(fā)新型功能食品和護膚品。
益生菌產品的目標人群也逐漸細化。
交大昂立擁有針對都市年輕女性美容市場的“昂微態(tài)膠原蛋白肽益生菌固體飲料”“昂微態(tài)蔓越莓益生菌固體飲料”、針對兒童的“昂微態(tài) DHA 藻油粉固體飲料”。6月7日,達能宣布,包括敢邁TM早安益生菌膳纖沖飲在內的系列新品于近日上線天貓和抖音官方旗艦店,目標人群主要為40歲以上的消費者。5月,糖果品牌貝歐寶的益生菌棒棒糖新品上市,主打兒童市場。
市場細分的同時,同質化競爭趨勢顯現。一些品牌由此打出創(chuàng)新牌,吸引消費者。以酵素產品出圈的姿美堂于2021年6月推出專注于益生菌的全新子品牌“一家專研所”,并上線新品“啵啵爆珠晶球益生菌”,口腔微生態(tài)成為另一細分賽道。
益生菌能否真正帶來破局?
不斷加碼的益生菌業(yè)務,并未讓均瑤健康看到實效。2022 年第一季度,均瑤健康實現營收2.48億元,同比減少2.26%,凈利潤為1827.35萬元,同比減少71.64%。在公告中,均瑤健康將凈利潤下滑歸結為產品和渠道費用增加,部分原材料、能源價格上漲,部分訂單、部分工廠因疫情無法發(fā)貨、運輸成本增加等。
圖片來源:均瑤健康2022年第一季度主要經營數據公告(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
其中,益生菌飲品和益生菌食品僅為均瑤健康分別帶來878.44萬元和1215.91萬元的營收,合計占總收入的8%,尚未成為第二成長曲線。
中國質量新聞網從其天貓旗艦店看到,在售益生菌產品包括益生菌固體飲料、白巧益生菌豆、益生菌涂層餅干棒、益生菌咀嚼片等,銷量最高的“小黃人兒童乳酸菌”(100ml*20瓶)月銷量僅有2000+,多款益生菌固體飲料月銷量不過百。顯然,均瑤健康的“二次創(chuàng)業(yè)”之路并不順利。
老牌益生菌企業(yè)交大昂立的日子也不好過。據相關報道,近年來,交大昂立一直將益生菌類產品作為重點新品培育,且希望以直銷渠道經營,但隨著2020年6月放棄直銷牌照申請,新產品的渠道仍是困境,2020年其主要產品昂立一號、昂立多邦、昂立益生菌的銷售量都處于下降之中。最新披露的2021年報顯示,交大昂立保健品終端產品業(yè)務近七年來首次扭虧為盈,同比增長6.53%,但由于2022年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43.76%,市場狀況不樂觀。
保健品龍頭企業(yè)湯臣倍健的益生菌業(yè)務已進入收獲期。湯臣倍健2021年報顯示,主品牌“湯臣倍健”實現收入44.45億元,同比增長24.36%,3年前豪購的“Life-Space”益生菌品牌國內產品實現收入1.84億元,同比增長36.33%。科拓生物則憑借自有原創(chuàng)菌株突出重圍,2021年凈利1.1億元,同比增長13.42%,其中食用益生菌制品業(yè)務收入同比增長128.63%,業(yè)績驚艷。
新消費品牌也相對駕輕就熟。WonderLab益生菌“小藍瓶”單品成交額在2022年6·18“開門紅”10分鐘就超過了2021年6·18開門紅全天,連續(xù)兩年領跑;“每日的菌”上線后首月銷售額突破百萬,至少連續(xù)4個月增幅在50%,月復購率一度達到26%。
專家:“缺芯少核”困擾我國益生菌市場
“進口丹麥菌株”“進口100億CFU雙菌株”“新西蘭進口雙菌+18聯(lián)復合菌”“加拿大進口菌種”“日本原裝進口益生菌株”……在多個電商平臺眾多益生菌產品的宣傳頁面,“進口菌株”被作為產品賣點突出展示。
科拓生物2021年報披露,目前我國市場上無論是添加益生菌的乳制品和飲料,還是沖劑、飲品和固體飲料等益生菌終端消費品,大多數都使用了科漢森、杜邦等跨國公司的菌種。根據智研咨詢的相關調研數據,國內益生菌原料市場中,杜邦和科漢森合計市場占有率仍超過80%。
中國營養(yǎng)保健食品協(xié)會執(zhí)行副會長厲梁秋對中國質量新聞網表示,益生菌的菌株開發(fā)具有較高技術壁壘,因此我國益生菌長期面臨“缺芯少核”的問題。近年來,我國益生菌原料廠商發(fā)展迅速,年產能及產值突破千萬規(guī)模以上的公司日益增加。同時,國內多家益生菌下游企業(yè)也在加強對益生菌產品的前端布局,積極開發(fā)自主菌株,并在產業(yè)端落地。隨著我國企業(yè)對研發(fā)的持續(xù)投入,擁有的專利菌株將會日漸增多,才能真正推動益生菌產業(yè)的未來發(fā)展,提升我國益生菌產業(yè)的國際競爭力。
益生菌行業(yè)發(fā)展的另一難題是活菌率。
消費者到底能吃進去多少益生菌的量?一直以來,并沒有一個權威的、簡單的參考標準能讓消費者理解?!八崮汤锩娴囊嫔m然促消化,但是從嘴里喝進去真的還能活到腸胃嗎?”“我們喝進肚子的益生菌都能存活嗎?”消費者的疑問見諸眾多論壇。
由于益生菌難以長期有效地保持活性,無論是生產工藝、包裝材料、還是儲運等任一環(huán)節(jié)的影響,都有造成益生菌失活的可能。厲梁秋指出,要保證品質就必須嚴格把控全鏈路的每一關鍵環(huán)節(jié),才能維持益生菌的高活性,發(fā)揮對人體的有益作用。由于益生菌對存活環(huán)境嚴苛的要求,加上此前針對活菌率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市面上益生菌產品的良莠不齊。
5月28日,中國營養(yǎng)保健食品協(xié)會正式發(fā)布了團體標準T/CNHFA 006-2022《益生菌食品活菌率分級規(guī)范》,該標準出爐后,消費者在選擇益生菌食品時就有了更簡單、直觀的專業(yè)指引,益生菌行業(yè)分級時代開啟,或將撬動千億級益生菌市場。
(責任編輯: 陸明 )
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質量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若需轉載本網稿件,請致電:010-84648459。
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質量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直接點擊《新聞稿件修改申請表》表格填寫修改內容(所有選項均為必填),然后發(fā)郵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網盡快處理。
然而,微商出現諸多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所涉及各類群體共同決定的結果。
刷單炒信,是指在電商平臺上的賣家通過安排刷手進行虛假交易,提高商品銷量、好評率 ...
近年來,電商社交化成為一個新趨勢。作為社交化電商的主要模式,微商的發(fā)展引人注目 ...
老陶-- 陶躍慶 中央電視臺資深新聞制作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經濟之聲 ...
如今,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 ...
近期網絡有傳言聲稱,醫(yī)保規(guī)定住院15天必須出院,否則會影響醫(yī)保報銷。
視頻里面還說,“脫發(fā)能治,95%的人都能治”。真這么神奇?
疫情之下,數字健康在中國健康管理領域的重要性更為突出。
兒童咳嗽莫慌張,正確選擇止咳藥
如何守護藥品安全?浙江省寧波市市場監(jiān)管局這樣做
新時代健康產業(yè)集團作為大型健康央屬企業(yè),始終將食品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以環(huán) ...
由國務院食安辦、中央文明辦、教育部等23部門聯(lián)合主辦的主題為“尚德守法 食品安 ...
由國務院食安辦、中央文明辦、教育部等23部門聯(lián)合主辦的主題為“尚德守法 食品安 ...
2019年6月17日,市場監(jiān)管總局發(fā)布“防范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公益廣告, ...
2019年4月27日,由世界中餐業(yè)聯(lián)合會、美國中華餐飲聯(lián)合總會共同發(fā)起的“中餐 ...
如新在中國大陸市場正在快速成長。來自如新第二季度財報的數據顯示,如新中國大陸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