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中國航天員書寫新的太空傳奇
我國制筆企業(yè)自主研發(fā)高質量太空筆
□ 本報記者 彭 燮
備受矚目的神舟十二號航天員乘組已經在太空工作生活了一個多月了。通過空間站發(fā)回的大量視頻畫面,公眾對3名航天員的太空生活以及各種“太空神器”有了更多了解。據悉,這些高科技的“太空神器”絕大部分都是由中國企業(yè)自主研發(fā)制造的,其中就包括航天員經常用到的太空筆。
據悉,因為鋼筆、圓珠筆在失重條件下都無法使用,早期宇航員在太空書寫都是使用鉛筆,但鉛筆書寫也帶來了不少問題。2003年,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在太空飛行時,曾展示了他使用國外進口的太空圓珠筆寫下的航空日記。研發(fā)中國人自己的太空筆,是中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的必然要求,這個任務落在了廣東盛怡實業(yè)(韶關)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怡文具)肩上。
據該公司設計主管郭義介紹,太空書寫對筆的要求非常高,技術難點一是筆芯結構,二是油墨,在此之前,全世界只有美國能夠生產太空筆。從2012年正式開始研發(fā),到2013年生產出第一支國產太空筆,經過團隊的不斷努力及試驗,在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人因工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的大力幫助下,盛怡文具終于掌握了太空筆油墨的核心技術。隨后,國產太空筆在神舟九號任務中試用,取得滿意結果,并于神舟十號任務中正式應用。經過驗證,太空筆使用方便,書寫流暢,字跡清楚,無漏墨現象,筆芯油墨未出現用盡的情況,功能正常,滿足任務需求。從此,中國航天員可以用國產太空筆不斷書寫新的太空傳奇。
據介紹,神舟十二號航天員乘組使用的太空筆,筆芯使用了高黏度特種油墨,自帶加壓裝置;低于零下40℃、高于100℃均可流利使用;筆桿選用航天專用合金,結合艙內艙外使用和太空服握筆的要求,在體積上做了加粗調整,外觀設計上融合了祥云和核心艙造型。
據悉,盛怡文具堅持以航天標準來嚴格要求生產,每一支太空筆在出廠前,都要經過反重力測試、油墨測試、高低溫測試、抗震實驗、書寫長度、破壞實驗等多項真實還原太空作業(yè)環(huán)境的極端測試,發(fā)現一支有質量問題,整批次報廢,以確保任務萬無一失。郭義透露,太空筆在檢測過程中,曾出現兩次不合格的情況,原因是結構不夠穩(wěn)固。最終企業(yè)通過改進工藝、采用新材料解決了問題。
讓記者感到意外的是,除了在太空中使用,太空筆還可以在水泥地面、玻璃、瓷器、木板等各種表面書寫,能適應各種極端惡劣環(huán)境(如寒冷的高山上和深海底),并可以用各種角度書寫。盛怡文具也正在對太空筆做進一步的改良,創(chuàng)新材料和技術,降低生產成本,力爭讓普通消費者也能用上太空筆。
據悉,中國制筆協會、始興縣人民政府、盛怡文具三方共建了中國制筆研發(fā)制造基地,這也是我國首個具有研發(fā)功能的制筆研發(fā)制造基地。中國制筆協會理事長王淑琴表示,近年來,中國制筆行業(yè)在專用基礎原材料、筆頭加工設備、中性墨水、行業(yè)的關鍵共性技術和新型環(huán)保材料研發(fā)應用方面,有了長足進步,質量提升卓有成效。下一步,中國制筆協會將進一步貫徹新的發(fā)展理念,推動行業(yè)轉型升級,為廣大消費者提供綠色、環(huán)保、安全、高質量的好筆,讓廣大消費者滿意。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