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近日,有媒體報道,家住廣東省東莞市的盧女士從廣州打網約車回家,被司機以“返程難以接到客”為由,要求額外支付50元空返費。盧女士對此頗為疑惑。該媒體在北京、廣東、浙江等地機場、高鐵站隨機采訪數十位乘客發(fā)現,不少人有著與盧女士相似的經歷,在乘坐網約車時被司機要求支付空返費。
空返費又叫回空費或返空費,是指租車服務中,司機完成載客訂單后,在未能接到去往出發(fā)地或其他地點訂單情況下空車運行所產生的費用。一般來說,空返費主要出現在跨城或偏遠地區(qū)的訂單中,因為這些地方客源較少,司機難以接到返程單。
對于網約車服務中的空返費,各利益相關方態(tài)度也不盡相同。在網約車司機看來,部分訂單路程較長,返程若接不到單,空車回去的油錢、高速通行費等費用都需自己承擔,加上時間成本,這樣很可能不但賺不到錢,甚至還要倒貼。以從深圳到廣州的跨城訂單為例,單程成本(包括油費或電費及高速通行費等)約150元,網約車司機收費300元。若空車返回,司機相當于白跑一趟。事實上,在租車運輸服務領域,遠程、跨城貨運向被服務者收取空返費也是普遍現象,而在傳統出租車行業(yè),許多地方出臺了關于出租車空返費實行階梯價收費的規(guī)定?;诖?,網約車司機想讓乘客承擔部分空返費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換到乘客角度,則是另一套“情理”。有人說,乘客乘坐網約車,實質是一種商業(yè)交易,應該堅持公平、等價原則,乘客支付費用應按照統一標準,以實際乘坐里程計算。至于乘客下車后網約車司機能否接回程或去往其他地方的訂單,是否存在空駛情況,則與該乘客無關,乘客自然不必為其沒有享受的服務買單。況且,有賠有賺是市場常態(tài),天下沒有只賺不賠的買賣,從事網約車服務也應該遵從市場規(guī)律,賺錢時就應該想到有賠錢的時候,并坦然接受。
《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規(guī)定,網約車平臺公司應當合理確定網約車運價,實行明碼標價,并向乘客提供相應的發(fā)票;網約車運價實行市場調節(jié)價,城市人民政府認為有必要實行政府指導價的除外。由此可以看出,網約車平臺作為經營主體,具有一定的自主定價權。從目前情況看,除少數網約車平臺明令禁止司機加價議價及以各種理由要求乘客支付空返費等訂單以外費用外,大多數網約車平臺并未嚴格禁止司機收取空返費等額外費用。
其實,現實中,許多消費者還是講情理的,能夠站在網約車司機角度思考問題,他們并不完全反對支付空返費等額外費用,只是要求費用要收得合理、收在明處。從媒體報道看,目前網約車消費者的質疑和不滿主要指向兩點:一是不提前告知收取空返費,二是收費無標準、不透明。不少乘客反映,他們在網約車平臺下單時,并未注意到有關于收取空返費等額外費用的提示,在乘車前網約車司機也未提醒存在該費用,而當他們乘車行駛過程中或到達目的地時,司機突然提出要收費,而且多是通過私人支付方式收取,無法提供發(fā)票,這很難讓人接受。
如何治理網約車收取空返費亂象?有學者建議,網約車服務是一種商業(yè)行為,應尊重市場規(guī)律,發(fā)揮市場調節(jié)作用。關于空返費等收費問題,可以參照出租車的價格模式按行車里程進行梯度收費。制定收費標準時,應聽取網約車司機、乘客等各方意見,確保公平合理。必要時監(jiān)管部門可以介入,通過行政干預制定統一指導價。此外,要充分發(fā)揮網約車平臺的作用,比如,平臺要將空返費納入平臺管理,制定內部管理制度,明確收費標準,約束司機行為;提前告知和提示乘客是否收取空返費,由乘客自主選擇是否接受服務;暢通乘客投訴反饋渠道,經核實司機確實存在亂收費行為的,要依規(guī)進行處罰。
《中國質量報》【觀象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