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中文在线视频,海角精产国品一二三区别,一区二区国产高清视频在线

          <legend id="o3rmf"><abbr id="o3rmf"><thead id="o3rmf"></thead></abbr></legend>
          中國質量新聞網
          您當前位置: 新聞中心>>質量出品>>質量時評>>

          新能源汽車市場大洗牌要來了嗎

          2023-02-16 14:16:15 中國質量報

          □ 胡立彪

          車價忽漲忽跌、上竄下跳,是特斯拉給人留下的鮮明印象之一。在中國市場,特斯拉Model Y在2月10日進行調價,后輪驅動車型上漲2000元。這種價格小波動只是家常便飯。但1月6日那次降價,讓國內自主品牌車企深感不安——特斯拉國產全系車型市場售價大幅調整,Model 3和Model Y的售價分別下調了6%和13.5%,創(chuàng)其在中國市場降價幅度之最。

          按照正常的市場邏輯,在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逐漸退出后,新能源汽車會迎來一波漲價,因為補貼沒了,若車企還想維持原價賣車就得自掏腰包平衡差價。從媒體報道看,在2022年底兩個月,國內新能源車企便紛紛預告或啟動漲價。去年11月,比亞迪最早公布漲價政策,之后許多車企推出漲價提醒、限時保價、鎖單補貼、花式促銷等一系列措施鼓勵消費者盡快趕在這個時間點買車。

          然而,特斯拉不按套路出牌,突然官宣大幅降價,整個車市為之一震。當然,特斯拉雖然不走尋常路,但它還是有自己的套路的。特斯拉官方解釋稱,其進行價格調整是基于成本控制的正常做法。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去年12月曾公開表示,他傾向于在不讓公司面臨風險的情況下盡可能快地增長,通過降價來增加銷量。而事實上,這一策略的確收效顯著。馬斯克說:“1月份,我們已經看到歷史上最強勁訂單的情況,訂單速度幾乎是生產速度的兩倍?!?/p>

          在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lián)席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特斯拉此番降價在情理之中。特斯拉的市場規(guī)模一直在穩(wěn)步提升,且其整個生產過程的成本控制水平和生產效率也在不斷提高,這必然使得其成本降低。在這種情況下,為增加銷量下調車輛銷售價格,對于特斯拉來說并不是什么難事。特斯拉當然知道這一點,而且,它能為這樣做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馬斯克日前表示,很多人都想買特斯拉車,但是可能負擔不起,所以特斯拉調整價格迎合普通消費者的需求。

          “不影響實現(xiàn)利潤”,這個前提非常重要。在電動車盈利這一塊,特斯拉遙遙領先于競爭對手。特斯拉近日公布的業(yè)報顯示,其2022年營業(yè)利潤率為16.8%,毛利率達25.6%。這樣的利潤率,國內大多數車企想都不敢想。分析人士指出,憑借規(guī)?;某杀緝?yōu)勢能夠賺到足夠的利潤,馬斯克并不介意此前定位高端車的特斯拉持續(xù)降價,部分車型走平民車路線。馬斯克的目光也并不局限于新車本身。在他看來,隨著銷量的增加,特斯拉的自動駕駛軟件功能也在快速提升,這意味著,安裝在車上的自動駕駛服務基本能夠實現(xiàn)接近100%的毛利率。另外,新車銷售增加,用戶規(guī)模擴大,未來也有利于馬斯克的星鏈等其他創(chuàng)新業(yè)務的推廣。

          而在缺失這個前提的情況下,自主品牌車企跟隨特斯拉降價,就是另一種心態(tài)和處境了。最先跟進特斯拉降價的是AITO問界,部分車型降價幅度在2.88萬元~3萬元。之后,蔚來、廣汽埃安、極氪、上汽通用五菱、飛凡等多家車企宣布降價。問題是,即使降價,部分自主品牌車企也很難提升銷量。從1月發(fā)布的交付數據看,一些造車新勢力的銷量出現(xiàn)下滑,部分車企的銷量跌幅超過6成,市場份額被特斯拉搶占明顯。業(yè)內人士表示,特斯拉的這波降價操作,對于自主品牌來說,無論是漲還是降,都陷入價格調整的兩難境地。如果不參與價格戰(zhàn)就意味著會失去更多市場份額,而參與進來會讓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市場更加充滿變數。畢竟,國內不少車企還是靠融資活著的,不降價也沒有盈利,如果銷量下滑,那就連融資的邏輯就沒有了。

          更為嚴重的問題是,目前電池原材料價格開始回落,而且特斯拉4680電池已經實現(xiàn)量產裝車,并將推出更便宜的新車型,這讓消費者產生一種新能源汽車價格還會進一步下探的期待。這樣的期待對自主品牌車企非常不利。如果降價成為常態(tài),許多自主車企在價格戰(zhàn)中將堅持不下來,成為被市場淘汰的對象。有人預測,行業(yè)大洗牌或許在2023年提前到來,未來幾年,經過一番慘烈淘洗,最終能夠活下來的自主車企恐怕不會超過5家。

          沒有誰愿意成為犧牲品,而要生存下來,各家車企也只能拿出看家本領在這場大戰(zhàn)中奮力拼殺。這種市場充分競爭的情況,對于中國消費者來說大有利好,以前那種加價買爛車的歷史或許就要翻篇了。而通過競爭將那些產品力、品牌力、資金實力不強的企業(yè)淘汰出局,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yè)才會真正步入健康發(fā)展的軌道。

          《中國質量報》【車市說事】

          (責任編輯:水川)
          最新評論
          聲明:

          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質量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若需轉載本網稿件,請致電:010-84648459。

          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質量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直接點擊《新聞稿件修改申請表》表格填寫修改內容(所有選項均為必填),然后發(fā)郵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網盡快處理。

          圖片新聞
          • 寶雞隴縣:“羊保姆”護航產業(yè)興

          • 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區(qū)市場監(jiān)管部門切實 ...

          • 市場新春開市 喜迎八方賓客(浙江義 ...

          • 市場新春開市 喜迎八方賓客(貴州遵 ...

          • 市場新春開市 喜迎八方賓客(福建廈 ...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