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門前艾蒲青翠,粽葉香飄十里。又到了端午吃粽子的時節(jié),各種美味可口的粽子讓人無限向往,在享受美味的同時,食品安全防范也絲毫不能馬虎。仲夏來臨,天氣炎熱,細菌滋生繁殖快,易導致食物霉變、變質,從而引發(fā)食品安全事故。廣西桂林市市場監(jiān)管局提醒廣大消費者,選購、烹飪、儲存、品嘗粽子需要注意防范食品安全風險,科學健康消費。
一、精挑細選,返青勿購
粽子主要包括預包裝粽子和非預包裝新鮮粽子兩種。
選購預包裝粽子時,不要購買、食用無標簽或標簽信息不全、內容不清晰,或掩蓋、補印、篡改標示的粽子,還應查看包裝袋是否完好,尤其注意真空包裝的粽子不應出現破損、漏氣或脹袋等現象,包裝破損的粽子容易造成細菌入侵。
購買非預包裝新鮮粽子時,要選擇正規(guī)的商場、超市或市場,查看粽葉是否包裹完好,粽體形狀是否完整,確保無霉點、無露米、無異味。不建議購買粽葉過度鮮綠的“返青”粽子,一些不良商家在浸泡粽葉時加入工業(yè)硫酸銅和工業(yè)氯化銅,讓已失去綠色的原色粽葉重新返青,這種粽子有股淡淡的硫磺味,吃多了可能引起銅中毒。另外,用尼龍繩捆扎的粽子不要購買,尼龍繩在蒸煮時會產生有害物質。
二、蒸熟煮透,科學儲存
不論哪種粽子,吃前都要徹底加熱,蒸熟煮透。預包裝粽子可按照包裝袋標示的方法進行加工食用,煮制時間可參考產品包裝上的說明。很多含有雜糧或雜豆的粽子,需要較長的蒸煮時間才能煮熟煮透,可用高壓鍋、小火燜煮等方式,確保粽子蒸熟煮透后再食用。
端午節(jié)天氣炎熱,粽子中營養(yǎng)物質豐富且含水量高,容易酸敗變質。如果嘗到粽子餡有酸味、發(fā)苦、口味不正,切勿食用。新鮮粽子保質期較短,一般為3~5天,建議吃多少買多少,一次少量購買。真空預包裝粽子保質期相對較長,可置于冰箱冷藏室或室內陰涼處存放;市場上購買的非預包裝自制粽子保質期短,應在冰箱冷藏條件下存放;自制粽子或購買的未熟制粽子,應盡快煮熟,瀝干水分后裝入保鮮袋中冷凍保存。
另外,粽子雖好,切莫貪吃。粽子多用糯米制成,含糖、熱量都較高,糖尿病、“三高”、心血管等疾病患者一定要控制食用量,因不易消化,即使是正常人也不宜過量食用。
桂林市市場監(jiān)管局提醒廣大消費者,如發(fā)現問題粽子,可撥打12315熱線向當地市場監(jiān)管部門投訴舉報,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周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