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以打開才知道為賣點的盲盒消費受到不少年輕人的追捧,在高利潤的吸引下,盲盒營銷成為各路商家投資的風口并呈現(xiàn)出線上化的趨勢。伴隨而來的是各方對有關經(jīng)營者涉嫌侵犯消費者權(quán)益的廣泛質(zhì)疑。
一口氣買95次花3萬余元買魔力賞未抽中蘋果手機
消費者質(zhì)疑B站“玩法”
安徽合肥消費者程先生向《中國消費者報》投訴稱,2月6日凌晨,他在嗶哩嗶哩APP(以下簡稱為B站)會員購界面看到標價為319元的魔力賞商品,購買商品有機會抽中萬元蘋果手機(iPhone12Pro Max)。
頁面顯示該魔力賞商品共有15款產(chǎn)品,其中價值最低的為標價319元的普通無線耳機及游戲手柄,另外還有標價為1799元的歐皇款蘋果Apple AirPods Pro無線藍牙耳機,價值最高的是超神款,即標價10500元的iPhone12Pro Max蘋果手機。
程先生花319元試了一下手氣后便一發(fā)不可收拾,竟一口氣購買了95次,花費30305元,最后還是沒抽中自己想要的超神款蘋果手機?!?5次是平臺設置的每天購買次數(shù)的上限,想起來真有點兒害怕,如果沒設上限,真不知道一時沖動會買多少次,花多少錢?!背滔壬f。
B站魔力賞玩法規(guī)定,預付定金完成后即可查看該訂金訂單的商品,如不喜歡該商品,可在魔力賞現(xiàn)貨商品進入“盒柜”后的14日內(nèi)、預售商品進入盒柜到貨后的14日內(nèi)申請取消該訂金訂單,平臺將收取商品金額的20%作為違約金。
由于多次購買都沒有獲得心儀的蘋果手機,程先生選擇將全部抽中的魔力賞商品以原價的八折進行回收,直接“賠了”6061元。
程先生還向記者介紹,他以前也買過55次魔力賞商品,玩法差不多,不但沒有抽到過“超神”款,甚至“歐皇”款商品也沒抽到過。
程先生表示,冷靜下來,他覺得B站魔力賞“抽獎”有問題?!拔艺J為所謂的魔力賞玩法,與一般的盲盒玩法不完全相同,更像是抽獎,更容易讓消費者產(chǎn)生沖動。而平臺沒有任何概率公示,也不顯示每種獎品的剩余數(shù)量,簡直就像網(wǎng)絡賭博,容易造成消費者盲目沖動下單,最終導致消費金額遠超于打算購買商品的實際價值的情況,給消費者造成重大經(jīng)濟損失?!背滔壬f。
成都消費者王先生也對B站魔力賞玩法提出質(zhì)疑。他向《中國消費者報》反映,有一次他本想購買魔力賞商品的“五發(fā)不重”(即一次性購買五次抽獎),結(jié)果提示所剩商品不足,無法連抽?!斑@個時候我又發(fā)現(xiàn),每個商品都顯示可以單獨購買,兩種情況互相矛盾,肯定有一種情況是假的,這不是欺騙消費者嗎?”
B站客服稱魔力賞不屬于有獎銷售
相當于線上買盲盒線上拆不存在公布概率的說法
針對消費者對魔力賞玩法的質(zhì)疑,記者詢問了B站客服,對方回應稱:魔力賞營銷不屬于有獎銷售,它只是將線下盲盒購買升級為線上拆盲盒的商品購買形式,暫時無法提供概率,網(wǎng)友每次購買魔力賞商品都會隨機買到一款產(chǎn)品。
記者再次咨詢時,另外一名客服也回復稱:魔力賞不屬于付費抽獎,而是一般的購買商品?!跋M者支付的款項是購買魔力賞商品,而不是抽獎的費用。平臺與消費者形成的是買賣合同關系,消費者購買魔力賞商品時,平臺交付標的物的內(nèi)容是確定的,即該魔力賞系列中的其中一款,這與其他電商平臺的‘隨機發(fā)貨’并無不同,所以魔力賞不存在公布概率的說法?!?/p>
商品被誤點回收易給消費者造成損失
20%“回收費”遭質(zhì)疑
安徽蕪湖消費者周先生向記者反映了他的遭遇。2月14日,周先生在魔力賞盒柜選擇發(fā)貨商品時,不小心誤將商品點成了回收,其中有3件價值3328元的商品被回收。
發(fā)現(xiàn)發(fā)貨商品被誤點“回收”后,周先生立即聯(lián)系B站客服,但客服表示已經(jīng)回收的商品無法恢復。周先生認為,在魔力賞的盒柜里無法將商品進行鎖定,消費者如果誤點“回收”,平臺并不向消費者發(fā)送相關確認信息,很容易給消費者造成損失。
在與客服進行了多次溝通后,客服表示,由于周先生是第一次出現(xiàn)誤將商品進行回收的情況,可以返還1200元代金券。周先生咨詢1200元代金券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對方稱“涉及內(nèi)部隱私”,不能透露。
周先生向記者表示,由于平臺的不規(guī)范經(jīng)營導致他受到損失,他無法接受客服提出的解決方案。
商家收取回收商品20%的違約金
這樣的做法是否合理合法?
北京天霜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蘆云律師分析指出,選擇對商品進行回收屬于消費者違約,根據(jù)《合同法》規(guī)定,合同違約金上限是不超過實際損失的30%,如商家以顯著方式對消費者進行了提醒,那么依據(jù)約定收取20%的違約金則并不違法。
中國消費者權(quán)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則分析認為,根據(jù)《消費者權(quán)益保護法》,消費者通過網(wǎng)絡等遠程方式購買普通商品,可以7天無理由退貨,但魔力賞銷售模式是以一種娛樂或游戲的形式,用一些所謂的高附加值商品誘導消費者下單購買,最后消費者因沒買到心儀商品,白白付出20%的回收費用?!拔艺J為,這是一種畸形消費方式?!标愐艚馈?/p>
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上看到,不少消費者反映遇到誤點“回收”的情況。
與此同時,不少消費者也對B站對實際上并未完成交易(未發(fā)貨)的商品,抽取商品價值的20%作為違約金的做法提出質(zhì)疑。
家長反映未成年孩子花數(shù)千元參與魔力賞“抽獎”
要求退費多被拒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在網(wǎng)絡投訴平臺和社交網(wǎng)站上看到,不少家長投訴,未成年孩子使用家長的手機參與B站魔力賞“抽獎”,花費金額少則數(shù)百元,多則數(shù)千元,向B站要求退費遭到拒絕。
湖北家長林先生反映,今年3月10日,12歲的孩子在一個小時內(nèi)用家長的手機在B站多次充值購買魔力賞商品,累計金額高達4300多元。
江蘇消費者陳先生向《中國消費者報》反映,今年3月13日,他在睡覺時,8歲的表妹用他的手機多次充值購買魔力賞商品,“一覺醒來,1000多元沒了”。
廣東消費者李女士反映,3月9日,她在做早餐時,兒子拿著她的手機打開了某短視頻平臺,看見嗶哩嗶哩平臺魔力賞抽獎廣告,用她的花唄支付參與了抽獎,一會兒的工夫,就花了幾百元?!拔艺J為這種抽獎涉嫌賭博,很容易讓人上癮,對沒有自制力而且對于消費金額沒有概念的未成年人來說,實在太可怕了?!崩钆空f。
是否屬于有獎銷售存爭議
法律專家建議加強監(jiān)管
針對記者上述調(diào)查情況,陳音江分析指出,盲盒營銷活動表面上看是銷售商品,其本質(zhì)是讓消費者花錢碰運氣。運氣好能抽中較高價值的商品,運氣不好就只能抽到?jīng)]有什么價值的商品。如果連抽獎的概率都不公示,意味著參與者連抽中的概率都不知道,這一方面涉嫌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quán)、選擇權(quán)和公平交易權(quán),另一方面涉嫌用錢物做注來比輸贏的賭博行為?!拔艺J為這種營銷活動的正當性應該受到質(zhì)疑?!?陳音江說。
蘆云律師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采訪時分析指出,盲盒線上化營銷模式中,如果商家不公布參與活動商品的剩余數(shù)量,涉嫌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quán)和選擇權(quán),也容易給消費者造成財產(chǎn)損失。
北京市中銀律師事務所阮萬錦分析則分析認為,目前我國關于抽獎活動的法律法規(guī)中,只有《關于禁止有獎銷售活動中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若干規(guī)定》中明確規(guī)定了經(jīng)營者應當向購買者明示中獎概率。而有獎銷售是指經(jīng)營者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附帶性地向購買者提供物品、金錢或者其他經(jīng)濟上的利益的行為,因此魔力賞營銷方式不屬于有獎銷售的范疇,其不公示抽獎概率的做法并不違反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搬槍@種合同的銷售方式中存在涉嫌侵犯消費者合法權(quán)益的行為,還需要監(jiān)管部門出臺相關規(guī)則進行規(guī)范和禁止。”
“在回收盲盒時,商家應當誠信經(jīng)營,盡到充分的提示義務,確保消費者的回收請求是出于其真實意愿,如果商家在未盡到提示確認義務的情況下直接回收,則會侵犯消費者的合法權(quán)益。”阮萬錦說。
陳音江表示,商家應該摒棄低級趣味或獵奇投機的營銷思維,充分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quán)益?!跋M者們在購買盲盒時也應保持理性,切勿抱著賭徒心態(tài),避免踏入消費陷阱”。(來源:中國消費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