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實習 余昶)日前,中國電動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發(fā)布2020年7月充電樁運營數據。數據表明,截止2020年7月,聯盟內成員單位總計上報公共類充電樁56.6萬臺。如果算上私人充電樁數量,截止今年7月份,全國充電基礎設施(公共+私人)累計數量為134.1萬臺,同比增加27.6%。
(圖片來源:星星充電官方網站)
今年1-7月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12.2萬臺,同比下滑了49.9%。從地域來看,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區(qū)域較為集中的特點依然存在。廣東、上海、江蘇、北京、山東、浙江、安徽、河北、湖北、福建這TOP 10地區(qū)建設的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占比達73.1%。
分運營商來看,公共充電基礎設施運營商集中度高。截止到2020年7月,全國充電運營企業(yè)所運營充電樁數量超過1萬臺的共有8家,而這8家占到了總量的88.6%,其余的運營商占總量的11.4%。而TOP 3的運營商分別為:特來電(運營16.3萬臺)、星星充電(運營13.3萬臺)、國家電網(運營8.8萬臺)。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由于疫情影響,我國上半年充電樁增長速度放緩,同時依舊有著區(qū)域集中的問題。而另一個更加現實的問題是我國新能源汽車增長速度要比充電樁增長速度更快。
從長遠來看,充電樁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發(fā)展的基礎,也是新能源汽車用戶能夠正常用車的保證。而除了國家的政策支援外,我們看到也有車企開始投身充電樁業(yè)務。
不久前,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發(fā)生了工商變動,經營范圍新增“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銷售、安裝、售后服務;會議及展覽服務;工位器具及包裝物銷售、租賃、維修、售后服務。”這意味著長城汽車準備入局充電樁業(yè)務。同時作為今年銷量“黑馬”的特斯拉也宣布今年年內要在全國范圍內新增4000個超級充電樁。
隨著新能源汽車不斷發(fā)展,充電樁市場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也是緩解里程焦慮的另一種途徑。同時,充電基礎設施也是當前“新基建”工作計劃中的一份子,前景向好。未來,不僅是長城汽車、特斯拉等車企布局充電樁服務,還將有更多車企入局充電領域,這都會進一步帶動充電樁數量增加,對于消費者來說也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