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雜草荒廢百畝良田,一只小蟲毀滅數片森林,“斗草捉蟲”是海關關員知識性、專業(yè)性極強的職業(yè)技能。9月25日,由江蘇省總工會、江蘇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主辦,南京海關承辦的“江蘇省有害生物檢疫鑒定技能競賽決賽”在南京舉行。此次有害生物檢疫鑒定技能競賽是2018年江蘇省十大職工職業(yè)技能競賽之一,也是江蘇首次舉辦有害生物鑒定方面的專業(yè)競賽。
25日當天的決賽包括理論考試和現場操作技能考核兩個部分。理論考試主要測試選手對植物保護學、森林保護學、植物學和植物檢疫學基礎理論和有害生物分類鑒定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F場操作分為昆蟲、雜草和線蟲三個項目,標本鑒定、標本制作兩個環(huán)節(jié),考驗選手的實戰(zhàn)能力。
有效地防范物種資源流失和外來物種入侵、保護國門生物安全是海關面臨的重要課題。對于從事植物保護和檢疫的一線海關關員而言,短時間內分辨鑒別有害生物的身份是核心職業(yè)素養(yǎng)。動物、植物、微生物構成的自然生物圈,物種數量龐大,形態(tài)復雜,僅已知的昆蟲種類就達100余萬種。2017年,江蘇進口糧食3583萬噸,進口木材2683萬立方米,南京海關共截獲各類有害生物202種25744種次,其中不乏地中海實蠅、大家白蟻、松材線蟲、一枝黃花等“著名”有害生物以及圓角木蠹象、阿帕奇齒小蠹等全國首次發(fā)現的檢疫性有害生物。
現場操作部分的標本制作環(huán)節(jié)要求選手通過鑒定特征解剖、特征照片拍攝制作實物標本和數字標本,直接考核選手的“手上功夫”,是最能體現選手實力一個環(huán)節(jié)?!袄ハx項目”中的豆象個體只有1-2毫米,卻要從中解剖出鑒定用的蟲體器官,其難度不亞于醫(yī)生的精細手術;“線蟲項目”培養(yǎng)皿中的“液體”幾乎無色透明,里面實際有大量線蟲,在顯微鏡下,肉眼難以發(fā)現的小小線蟲一團團扭來扭去。在有限的時間內,對這些“微生物”辨明正身,然后再制成標本,需要心靈手巧,更需耐心和毅力。比賽現場,選手們均在規(guī)定時間內出色完成了鑒定和標本制作任務。(楊光、季健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