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8年第一季度,焦作市出口半成品皮張如藍濕羊皮、浸酸羊皮顯著增長,共出口29批,貨值775.3萬人民幣,同比分別增長76.9%和62.3%,出口批次貨值大幅增加。
藍濕皮是將皮張去油去脂,脫毛經鞣制后,顏色呈藍色且保存有一定水分的皮張,主要用于制作箱包面和皮衣;酸皮是部分藍濕皮張鞣制的前道工序,處于半鞣制狀態(tài),有水分但不呈藍色。兩種皮張都易于保存,是用于后續(xù)加工的原料皮。為出口法檢商品,在非食用動物產品中為Ⅱ級風險。
焦作市出口半成品皮張量的增加和焦作檢驗檢疫局的盡職履責,高效服務息息相關。焦作檢驗檢疫局嚴格原皮存放、加工過程的質量和風險管控,助力半成品皮張出口增質;督促企業(yè)完善監(jiān)管手冊,開托國外市場,助力半成品皮張出口增量;提高檢驗效率,縮短通關時間,助力半成品皮張的出口增效。
焦作市傳統(tǒng)皮張出口以服裝皮、鞋里皮、鞋用雙面皮為主,均為鞣制、染色及后續(xù)加工之后的產品,可直接用來做服裝、鞋類、箱包等。近年來,半成品皮張的出口逐漸增加,也是半成品皮張海外市場逐漸成熟的表現(xiàn)之一。據相關人士介紹,隨著市場的進一步開拓及客戶的穩(wěn)定,藍濕皮及酸皮等半成品皮張的出口量會進一步增加。(關凌峰 劉青 王增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