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5月19日,勐臘檢驗檢疫局磨憨辦事處工作人員在對一批來自泰國的進境景觀樹實施現(xiàn)場檢疫時,截獲一只大型蝸牛。經送勐臘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鑒定,確認為我國禁止進境檢疫性有害生物-非洲大蝸牛,該蝸牛為磨憨口岸首次截獲。為防止疫情擴散,勐臘檢驗檢疫局依法對該批景觀樹實施嚴格的檢疫除害處理。
非洲大蝸牛是一種中大型的陸棲蝸牛,俗稱褐云瑪瑙螺。原產于非洲東部,現(xiàn)已擴散至南亞、東南亞、加拿大、美國等地,被我國列為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也是我國禁止進境的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非洲大蝸牛以蔬菜、花卉等農作物為食,可為害500多種作物,是農林業(yè)生產的危險性有害生物,素有“田園殺手”稱號。非洲大蝸牛主要通過人為方式傳播,其卵和幼體可隨觀賞植物、苗木、木材、運輸工具、包裝物等作遠距離傳播。
未經檢疫監(jiān)管的植物種苗攜帶植物疫情疫病的風險較高,一旦傳入,將會給我國農林業(yè)生產和生態(tài)安全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針對截獲疫情,勐臘檢驗檢疫局將進一步加大對進境種苗的檢疫監(jiān)管力度,嚴防外來有害生物隨進境種苗傳入我國,維護我國國門生物和農林業(yè)生產安全。
(鄧永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