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娟
近年來,銀行理財產品糾紛頻繁發(fā)生,這與投資者盲目相信銷售人員,未仔細研究理財產品說明書有一定關系。專家建議,投資者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讀懂理財產品說明書。
看清是否為銀行理財產品
因為即使銀行工作人員銷售的產品也不一定就是銀行理財產品,投資者須看清購買合同或協(xié)議是否有銀行的公章,或者撥打銀行客服電話查詢是否為銀行代銷產品。
看清理財產品的具體投向
不同的投資方向、投資標的,風險程度會相差很大,如果理財產品說明書中沒有股票、基金的字眼,只有債券等固定收益類品種,那么此類產品就屬于低風險理財產品。
看所售理財產品是否保本
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可分為保本保收益型、保本浮動收益型和非保本浮動收益型。只有保本保收益型產品的收益率是能提前確定的,其他兩類型的產品只能看預期收益率實現(xiàn)的概率。因此,購買產品之前,首先要了解產品的風險等級,選擇一個在自己承受范圍內的風險級別。
讀說明書時掌握三個原則
一是由后及前:不妨先看后面再看前面,因為風險提示很多都出現(xiàn)在說明書末尾。
二是由淺及深:先看淺色字再看黑體字,因為淺色字有時候是被故意淡化的,避免被投資者過分關注。
三是由小及大:先看小字再看大字,很多時候,潛在風險很可能會被隱藏在小字號說明文字里。
勿輕信銷售人員收益承諾
選購理財產品時,如果銀行工作人員做出收益承諾,投資者要看清合同中是否寫明。如果合同未提到,就需慎重考慮,并向銷售人員詢問風險。《中國質量萬里行》2014年6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