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本刊記者 李穎
信息來源/國家鞋類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
俗話有云“腳底沒鞋窮半截”,可見在日常生活中鞋子對于人們的重要性。鞋不但是一個人品位的象征,還透露出穿著者的性格。
現代人的腳部問題,主要是來自于其所穿的鞋子。在追求美感與造型的風氣下,腳部的舒適與功能往往因此而被犧牲,長期如此,就會造成行動不便、關節(jié)疼痛、八字腿等問題。
選鞋時的注意事項
在選鞋時,首先,應將鞋隨意平放于柜面或玻璃板上,查看鞋是否平穩(wěn)。鞋的后跟上下要豎直,以不向外側或內側傾斜為好。
其次,檢查鞋面部件的對稱性。從上朝下俯視鞋面,看鞋面部件的對稱性以及鞋的輪廓是否變形,以鞋尖和后跟中點之間的直線為對稱軸線為好。看鞋面上各部件是否對稱,以內外相互對稱不向前向后挪位為好。鞋輪廓線應略朝鞋內抱攏,平滑圓順者為好,扭曲成荷葉形的為劣質鞋。
第三,檢查鞋的外觀。鞋的幫面不允許有明顯傷殘、松面、涂飾層脫落、開裂和變色等現象。鞋的整體結構要端正、平伏、鞋內不露釘尖,兩只鞋的相同部分應左右對稱,鞋底硬度、顏色、結構均應一致,前幫長度、后幫高度都不應有明顯差異。兩只鞋幫、底均應結合緊密,幫面上不能有明顯皺折。
第四,用手觸摸鞋的內腔,看鞋里是否有凹凸不平現象。凡是能接觸腳的地方不能凹凸不平,否則腳會起泡,且一般情況下鞋內必須有鞋墊。鞋墊可以保持鞋內清潔,且覆蓋內底上極個別不平釘眼。一般情況下,男鞋為半截鞋墊,女鞋應是整體鞋墊。
第五,用中指指尖插入前尖鞋底下面,查看前蹺高度是否合適。當鞋尖的翹頭正好夠中指的指肚厚度時,表明鞋尖的前蹺正合格。鞋尖的前蹺過大時,平穩(wěn)度降低;過小時,鞋易變形,腳易疲勞。
第六,用手掐鞋幫后跟部位,看是否硬挺而有彈性,不能過硬,否則傷及腳踝。鞋的內底是鞋的軀干與骨架,用力按壓內底,以紋絲不動為好。
第七,查看外踝部位鞋幫的高度。用食指的指尖朝下接觸鞋的內底,讓食指靠近外踝部的鞋幫,看食指的第二指關節(jié)線是否與外踝幫高度一致。一般生活用鞋,社交禮儀鞋、時裝鞋以略高于食指第二指關節(jié)線為好;低腰運動鞋和休閑鞋的后幫上均為軟口的結構,其外踝幫高可以略高于食指第二指關節(jié)線。
童鞋選購四大誤區(qū)
誤區(qū)一:鞋幫、鞋面越軟越好。
由于兒童骨骼、關節(jié)、韌帶正處于發(fā)育時期,平衡穩(wěn)定能力不強,鞋后幫如果太柔軟,腳在鞋中得不到相應的支撐,會使腳左右搖擺,容易引起踝關節(jié)及韌帶的損傷,還可能養(yǎng)成不良的走路姿勢。因此,童鞋的后幫應硬挺、包腳,以減少腳在鞋內的活動空間。童鞋的鞋面(尤其是頭部)如果太軟,會難以抵抗硬物對腳趾的沖撞,加上寶寶走路有用腳踢東西玩的習慣,過軟的鞋面既不結實,又不安全。不過,腳背處的鞋面還是要柔軟些,以利于腳部的彎折。
誤區(qū)二:鞋底的彎曲度越大越好。
童鞋鞋底要有適當的厚度和軟硬度,但過軟的鞋底不能支撐腳掌,易使寶寶產生疲勞感。其實,鞋的舒適感除了來自合適的軟硬度外,還取決于的鞋底的彎折部位,很多童鞋的彎折部位在鞋的中部,即腳的腰窩處,這樣容易傷害寶寶比較嬌弱的足弓??茖W的彎折部位應位于腳前掌的跖趾關節(jié)處,這樣才與行走時腳的彎折部位相符。
誤區(qū)三:厚底鞋舒適防震。
在行走時,鞋隨著腳部的運動需不斷地彎曲,鞋底越厚,彎曲就越費力,尤其對于愛跑愛跳的寶寶來說,厚底鞋更容易引起腳的疲勞,并進而影響到膝關節(jié)及腰部的健康。另外,厚底鞋為了表現曲線美,往往加大后跟的高度,這會令整個腳部前沖,破壞腳的受力平衡,長期如此會影響寶寶腳部的關節(jié)結構,甚至導致脊椎生理曲線變形,嚴重者將使大腦、心臟、腹腔的正常發(fā)育受到影響。因此,兒童鞋適宜的鞋底厚度應為5~10毫米,鞋跟高度應在6~15毫米之間。
誤區(qū)四:有弓型鞋墊的鞋保健舒適。
許多童鞋在鞋墊的腳心部位裝有一塊凸起的軟墊,媽媽們一般認為它能托起足弓,令寶寶感覺舒適,并具有保健作用。其實,這種鞋比較適合成人穿著,對于兒童來說,它卻縮小了足弓的伸展空間,使正處于發(fā)育期的足弓肌肉得不到必要的鍛煉,長此以往可能會令寶寶變成扁平足?! 吨袊|量萬里行》2013年10月刊
(責任編輯:)
聲明:
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質量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若需轉載本網稿件,請致電:010-84648459。
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質量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直接點擊《新聞稿件修改申請表》表格填寫修改內容(所有選項均為必填),然后發(fā)郵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網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