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標準化人才培養(yǎng)走向新階段
標準化教育課程建設指南體系再添新成果
本報訊 (記者何 可)近日,經市場監(jiān)管總局(國家標準委)批準,《標準化教育課程建設指南 國家質量基礎設施(NQI)及應用》(GB/Z 45492—2025)國家標準正式發(fā)布。這是繼《標準化教育課程建設指南 編碼技術標準化與應用》《標準化教育課程建設指南 綠色制造標準化》《標準化教育課程建設指南 合格評定基礎知識》之后,今年發(fā)布的標準化教育課程建設指南系列中的第4份指導性技術文件。
4份指導性技術文件分別確立了編碼技術標準化與應用、綠色制造標準化、合格評定基礎知識和NQI及應用四門課程的總體原則,給出了課程設計、課程實施、課程評價、課程改進的建議。
其中,《標準化教育課程建設指南 編碼技術標準化與應用》結合學校課內實踐,在編碼技術標準化與應用課程中融入行業(yè)前沿知識及相關應用需求,使學生掌握編碼技術標準化知識和應用能力,具備物品編碼技術基本理論、應用方法和基本技能,能夠在工業(yè)、農業(yè)、服務業(yè)、社會管理、公共服務、新興行業(yè)等領域,基于物品編碼技術基本理論和方法進行研究及應用。
《標準化教育課程建設指南 綠色制造標準化》緊扣“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評”三大關鍵問題,構建了“四原則、雙模塊、全流程”框架,為各類教育機構系統構建綠色制造標準化課程體系提供了指引。該標準旨在推廣綠色制造標準化知識,促進標準化教育課程建設,培養(yǎng)兼具綠色發(fā)展理念和標準化素養(yǎng)的復合型人才,提升標準化教育質量,推動標準化工作發(fā)展,為綠色發(fā)展筑牢人才根基,為實現“雙碳”目標、推動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注入強勁動力。
《標準化教育課程建設指南 合格評定基礎知識》旨在以統一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幫助普通高等教育的學生了解合格評定的基本概念、技術和方法,掌握合格評定的應用技能,為培養(yǎng)“專業(yè)技術+合格評定”的復合型人才提供標準依據。
《標準化教育課程建設指南 國家質量基礎設施(NQI)及應用》旨在幫助普通高等教育、職業(yè)教育以及繼續(xù)教育的學生學習掌握NQI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應用的方法,提高NQI的意識和能力,為學生未來的工作和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去年5月,《標準化教育課程建設指南 標準化基礎知識》這一標準化教育指南系列的基礎標準發(fā)布實施,填補了國內標準化課程建設方面的空白。今年,4份全新指導性技術文件的出臺,不僅深化了《標準化教育課程建設指南 標準化基礎知識》的理論和實踐框架,而且以更加系統、細致的方式落實了《國家標準化發(fā)展綱要》中高校標準化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既有效豐富和補充了現有的理論體系,又推動了標準化理論與實際產業(yè)需求之間的緊密結合,為高校培養(yǎng)既具備扎實標準化知識又具備實際操作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指明了方向,將為我國構建全面完整的標準化教育課程體系并規(guī)范相關課程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