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中文在线视频,海角精产国品一二三区别,一区二区国产高清视频在线

          <legend id="o3rmf"><abbr id="o3rmf"><thead id="o3rmf"></thead></abbr></legend>
          中國質(zhì)量新聞網(wǎng)
          您當前位置: 新聞中心>>中國質(zhì)量報>>第八版>>

          蔡其矯先生部分遺物落戶福建省晉江市博物館

          2019-09-05 09:59:37 中國質(zhì)量報

          詩魂歸故里

          ——蔡其矯先生部分遺物落戶福建省晉江市博物館

          □ 陳聰藝

          2019年8月12日,一件件包裝嚴實的箱子從北京東堂子胡同59號寄到福建省晉江市博物館。箱子里裝著839本書藉,其中167本有北島、艾青、陶然、公木、邵燕祥等知名作者的簽名;形狀各異,精致漂亮的貝殼347個、蝴蝶標本16件63只;軍旅畫家楊克山《波浪》、畫家羅爾純《蔡其矯畫像》油畫兩幅。同時與博物館工作人員隨行回館的是《福建集》《迎風集》《雙虹集》等762篇1530頁的珍貴手稿17本、手錄23本717頁、人物拓片8張。這些如若珍寶的資料主人是誰?它又是怎么樣能回歸故里?

          只為美與愛高歌的詩人

          蔡其矯,我國著名詩人、散文家,福建省晉江市紫帽鎮(zhèn)園坂村人?!拔业目鞓肥菈艟车目鞓罚鶕碛械目鞓穭e人都看不見,愛即是快樂!”這是他漫步于中國詩壇四十五年的驕傲宣言。他漫長創(chuàng)作的一生雖然經(jīng)歷過眼淚與痛苦掙扎,但更多是將光明與歡樂帶到世上。

          蔡其矯畫像

          他是一位從不放棄理想的詩人。1926年隨家庭僑居印尼泗水。1929年回國,在泉州、上海讀完中學,并參加學生愛國運動,1938年輾轉(zhuǎn)到達延安。上世紀50年代主動放棄仕途,保持詩人獨立精神。“大躍進”時代、60年代寫出了直面歷史沉痛與生活艱辛的作品,一再被“邊緣化”,甚至被流放和投進監(jiān)獄。打倒“四人幫”后,重新煥發(fā)創(chuàng)作的活力,成為新時期詩壇的先驅(qū)人物。他用10年時間游歷祖國大好山河,那些從海邊撿來的貝殼、從小道上拾來的樹葉……成為他眼中的風景,他筆下一首又一首浪漫的詩。

          蔡其矯生活簡樸,但對家鄉(xiāng)的公益事業(yè)卻從不吝嗇。90年代,自費從福州買花木,雇車運回晉江,栽在園坂村;自己設計景觀,挖一池,堆上小丘和假山,山上再造個小亭子。幾年之間建成一個不小的公園,他要照顧的花花草草更多了。公園里有三棵木棉花樹,每年花期快到的時候,村人會將樹下的地掃干凈,等著紅色、粉色、黃色的木棉花開。大朵大朵木棉花落地,村人不會掃掉。因為花開時很美,花落時依然很美。這桃源之地,他是給村里的年輕人留個談情說愛的地方。

          他是一位終其一生追求浪漫的詩人。八十來歲的蔡其矯,會著一身艷麗的衣服,佩戴一頂黑帽,拿著一束嬌俏的玫瑰,站在街頭,紳士地送給每一位與他或迎面而來、或擦肩而去的女孩。他所創(chuàng)作的《也許》《等待》《思念》《距離》《相思樹和石榴花》等杰作,被年輕人所喜愛。他的詩對女人有著極盡的贊美,他說“對于女人的愛,是純潔心靈的崇拜”。

          像候鳥般的生活

          蔡其矯的一生,有3個家:北京的家先是住在父親歸國時購置的竹竿巷的四合院,后來搬到夫人徐競辭美術(shù)出版社宿舍;福州的家是福建省文聯(lián)位于鳳凰池的宿舍;晉江的家是紫帽鎮(zhèn)園坂村濟陽樓(1936年建造,現(xiàn)為晉江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半個多世紀,他就像候鳥一般,自南而北,由北向南,年復一年,穿梭來回。

          蔡其矯每年回園坂兩次。一次是清明,他必定回鄉(xiāng)為母親掃墓,住到仲夏快要來臨才離開。一次在春節(jié),閩南人的年味濃厚,戀家的蔡其矯一定要回來與親人一起住上一個月。清晨站在小洋樓寬敞的露臺上俯瞰村屋飄起的裊裊炊煙,在小路上蜿蜒穿行挑菜回來的村民。

          每年蔡其矯南歸時,總有很多人來訪。他會下廚做上一桌美食,與他的朋友把酒言歡。他的那些詩人朋友或是午后、或是夜晚一撥撥地來,又撥撥地去,他們會放起唱片,聽著音樂大聲頌詩,慢三慢四的舞步劃過客廳的地板。他在的日子,小洋樓特別有活力。如今,這座小洋樓建成《蔡其矯紀念館》,那些曾經(jīng)被奏響過的唱片和唱機還原封不動的保留在蔡其矯的書房里。

          情系晉江

          2007年1月3日,蔡其矯在睡夢中離去。在他生命最后有限的日子里曾讓園坂的侄子蔡榮生去北京接他,他說“晉江是我的老巢”。同年清明,他的骨灰按照他的遺愿葬到園坂村。

          蔡其矯一直以詩人的激情與浪漫表達對家鄉(xiāng)的熱愛。1992年晉江建市時,他還欣然應邀為晉江市市歌——《晉江之歌》作詞。他逝世后,其家人秉承詩人的故土情結(jié),委托其子蔡三強將部分蔡其矯的遺物捐贈給家鄉(xiāng)。2019年4月,在清明回鄉(xiāng)掃墓之際,蔡其矯侄子蔡榮生陪同蔡三強來到晉江市博物館,實地勘看了館舍及館藏設施設備后,表達出捐贈遺物的意愿。隨后,蔡榮生多次往返北京、晉江兩地協(xié)調(diào)溝通,最終確定將部分遺物捐贈到晉江市博物館。

          時光如隙,詩人離開我們已有4600多天。他留在北京的手稿、手錄、書藉,貝殼、蝴蝶標本等遺物,在晉江市博物館工作人員連續(xù)兩日不停地打包裝箱后,順利歸家。博物館將對手稿、手錄等紙質(zhì)文檔做好數(shù)字化工作,并專門開設一個區(qū)域,展示詩人對理想、自由、愛情和生命的追求的一生。

          (中央美術(shù)學院羅爾純作)

          《中國質(zhì)量報》

          (責任編輯:小易)
          最新評論
          聲明:

          本網(wǎng)注明“來源:中國質(zhì)量新聞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quán)均屬于中國質(zhì)量新聞網(wǎng),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quán)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quán)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質(zhì)量新聞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guān)法律責任。若需轉(zhuǎn)載本網(wǎng)稿件,請致電:010-84648459。

          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中國質(zhì)量新聞網(wǎng))”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他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如因作品內(nèi)容、版權(quán)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直接點擊《新聞稿件修改申請表》表格填寫修改內(nèi)容(所有選項均為必填),然后發(fā)郵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網(wǎng)盡快處理。

          圖片新聞
          • 機油液位上升、加注口變“奶蓋”不要 ...

          • 安全的召回與召回的安全

          • 廣汽本田2019年超額完成目標,體 ...

          • 自研自造鑄市場底力 威馬為新勢力唯 ...

          • 中國汽車文化的先驅(qū) 奧迪第三次華麗 ...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