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中文在线视频,海角精产国品一二三区别,一区二区国产高清视频在线

          <legend id="o3rmf"><abbr id="o3rmf"><thead id="o3rmf"></thead></abbr></legend>
          中國質量新聞網
          您當前位置: 新聞中心>>中國質量報>>第一版>>

          讓貧困群眾真正成為扶貧攻堅的主角

          2019-08-21 11:06:51 中國質量新聞網-中國質量報

          讓貧困群眾真正成為扶貧攻堅的主角

          ——看一個偏遠貧困村的美麗蛻變

          開欄的話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從總局到基層局所,各級市場監(jiān)管部門積極投入攻堅戰(zhàn),作出了特有貢獻。今日起本報開設《脫貧攻堅在行動》專欄,陸續(xù)刊發(fā)市場監(jiān)管系統(tǒng)在攻堅戰(zhàn)中的先進事跡和工作成就,敬請關注,并歡迎來稿。

          □ 肖振華 馬固良

          本報記者 王融國

          萬畝杜鵑花映紅青山,成片野果帖上綠色生態(tài)標簽,年人均增收5350元。湖南省、新邵縣兩級市場監(jiān)管局駐村扶貧工作隊(以下簡稱“工作隊”)讓貧困群眾真正成為扶貧攻堅的主角,親眼見證了貧困山村的美麗蛻變。

          新邵縣迎光鄉(xiāng)大坻村是新邵縣最偏遠的村。當工作隊一腳踏進村里的時候,工作隊的同志們感覺是“頭大”——這個村的先天條件太差了!該村與隆回、新化兩縣接壤,俗有“一腳踏三縣”之稱。全村539戶2200人,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09戶502人,幾乎占了1/4。同時,該村山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積僅0.56畝(1畝約等于0.06公頃),而且多是沙性土壤,農作物收成偏低。

          扶貧工作以湖南省市場監(jiān)管局為主,新邵縣局配合。工作隊認為,要走可持續(xù)扶貧道路,必須通過發(fā)展產業(yè),激活鄉(xiāng)村經濟內生力,提升貧困人口的致富能力,實現(xiàn)永續(xù)脫貧;必須扶貧又扶志,激發(fā)貧困群眾致富光榮、勞動光榮的意識,讓貧困群眾真正成為扶貧攻堅的主角。

          “青山”變“金山”

          “野花”成“致富花”

          隨著扶貧工作的慢慢深入,工作隊的同志們了解到,大坻村宋代以前屬于梅山峒蠻三大核心居住區(qū)之一,也是宋將石曦大戰(zhàn)梅山蠻的千年古戰(zhàn)場遺址,深受梅山文化影響和熏陶,至今還保留較多文化遺跡和美麗傳說,系目前邵陽境內最具代表性的梅山文化核心區(qū)。該村自然資源豐富,植被保存完好,林地面積占村總域面積的80%,其中最有名的屬十重大界山,大山之上有萬畝杜鵑花,有紅豆杉、野生獼猴桃、野生櫻桃、野生板栗、楠木、杜鵑等珍稀植物。

          美麗的自然風貌給了工作隊靈感:發(fā)展生態(tài)游。在湖南省市場監(jiān)管局的大力支持下,投入資金,對進村公路進行了擴寬提質,3條水泥公路直達十重大界山腳,使游客驅車賞花的路程減少了一個多小時。派人進山搭建了兩條棧道和停車場,方便游客通行。同時,引導貧困群眾利用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售賣水蜜花粑粑、蕨菜、竹筍等地道綠色農家菜。

          通過開發(fā)十重大界山,開展賞花游,讓自然風光變成致富聚寶盆;引導群眾銷售特色農產品,變野果為綠色生態(tài)水果。2018年該村共接待賞花游客4萬余人,帶動貧困戶銷售農產品收入30多萬元。今年2月份,十重界旅游開發(fā)公司在新邵成立,注冊資本2000萬,今年預計將接待游客6萬余人。

          公司+產業(yè)園+貧困戶

          小小刺兒茶孕育脫貧大希望

          大坻村是深度貧困村,長期以來,產業(yè)發(fā)展滯后,以傳統(tǒng)產業(yè)為主,無特色產業(yè)。工作隊入駐后,推行公司+產業(yè)園+貧困戶+責任到戶的模式,選定500畝刺兒茶生產加工基地,由公司建立的工廠本地收購加工,貧困戶放心。在產業(yè)管理上,以大坻種養(yǎng)專業(yè)合作社為主,湖南省市場監(jiān)管局向村合作社注入100萬元作為啟動資金,合作社負責項目的引進、土地流轉等,貧困戶則負責用工及對接產業(yè),責任到戶。實行計分管理,以土地和用工入股分紅,同時實行獎補政策支持產業(yè)發(fā)展。去年全村僅養(yǎng)殖業(yè)分紅資金80多萬元,戶均400元。

          目前,該村已構建了基地+公司+特色產業(yè)的個性化模式,帶動以刺兒茶為主導產業(yè)的舜賜茶、黃桃、大坻紅薯、貝母4個特色產業(yè),建起了綜合產業(yè)園區(qū)、四季踏雪生豬養(yǎng)殖園區(qū)、康養(yǎng)中心3大園區(qū)和舜賜茶加工基地的發(fā)展。

          “三不扶”扶出風清氣正好民風

          “打牌賭博不扶,好吃懶做不扶,不孝敬老人不扶”,這是工作隊與大坻村村民的共識,也是該村產業(yè)扶貧能夠快速取得成果的助力之一。

          扶貧先扶志,脫貧先脫陋習,工作隊和村支兩委在全村喊出了“勤勞致富光榮、好吃懶做可恥”的口號,在全村引起共鳴,得到村民響應。

          該村對不遵守《村規(guī)民約》、鋪張浪費、扯皮罵架等不良行為進行白榜通報批評,對喪事簡辦、見義勇為等好典型進行紅榜表彰,并納入村合作社年底計分分紅。截至目前已張出紅榜5次,白榜2次。許多村民已開始自覺糾風,破除陳規(guī)陋習。該村8組村民王成旺4兄弟在母親去世后,積極遵守村規(guī)民約,喪事從簡,給廣大村民樹立了榜樣。大坻村以村支兩委及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駐村扶貧隊的名義在全村范圍內對其進行表彰,并用大紅紙張榜公布。

          通過幫扶,大坻村從人均收入2017年的2450元,增加至目前7800元。授人以魚還是授人以漁,湖南省市場監(jiān)管局駐村扶貧隊以踏實的工作給出了最好的答案。這個昔日貧窮落后的小山村正實現(xiàn)著物質與精神的雙重蛻變。

          《中國質量報》

          (責任編輯:蒔伊)
          最新評論
          聲明:

          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質量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若需轉載本網稿件,請致電:010-84648459。

          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質量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直接點擊《新聞稿件修改申請表》表格填寫修改內容(所有選項均為必填),然后發(fā)郵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網盡快處理。

          圖片新聞
          • 機油液位上升、加注口變“奶蓋”不要 ...

          • 安全的召回與召回的安全

          • 廣汽本田2019年超額完成目標,體 ...

          • 自研自造鑄市場底力 威馬為新勢力唯 ...

          • 中國汽車文化的先驅 奧迪第三次華麗 ...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