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中文在线视频,海角精产国品一二三区别,一区二区国产高清视频在线

          <legend id="o3rmf"><abbr id="o3rmf"><thead id="o3rmf"></thead></abbr></legend>
          中國質量新聞網
          您當前位置: 新聞中心>>中國質量報>>第八版>>

          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力發(fā)展生態(tài)文化旅游 巴林草原變身“綠富美”

          2019-06-18 09:35:45 中國質量新聞網-中國質量報

          □ 新華社記者 王 靖 安路蒙

          盛夏6月,經過幾場雨水的滋潤,巴林草原綠草如茵,山花爛漫。在草原深處,一陣陣歡快的馬頭琴聲伴著掌聲、喝彩聲從遠處傳來,蒙古族小伙正在飛奔的馬背上“疊羅漢”,引得在場的百余名韓國游客拍手驚嘆。

          藍天、白云、綠草地,巴林草原迎來一年中最美旅游季。近年來,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厚植生態(tài)底色,深挖文化底蘊,大力發(fā)展生態(tài)文化旅游,將民族文化、鄉(xiāng)土人情、自然風光等各種旅游資源串珠成線,探索出了一條旗強民富的鄉(xiāng)村振興之路。

          巴林右旗擁有1000多萬畝的草牧場和林地,不僅自然風光秀美,文化底蘊也十分厚重,紅山、蒙元、巴林石、格薩爾等文化交織共融,為發(fā)展生態(tài)文化旅游創(chuàng)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在巴林草原腹地,300多個藍頂蒙古包整齊地排列開來,這是巴林右旗打造的阿敦塔拉草原旅游區(qū)。旅游區(qū)總經理丁國杰說:“喝奶茶,穿蒙古袍,住蒙古包,騎馬,看草原,游客暢游自然風光時,可以細細品味民族文化、鄉(xiāng)土人情?!?/p>

          為了讓遠道而來的游客熟悉蒙元歷史和蒙古族風土人情,景區(qū)打造了大型室外歷史劇《鐵騎成吉思汗》,那達慕、男兒三藝、游牧、賽馬等民俗在其中一一呈現,景區(qū)還建起了別致的馬文化博物館。剛進入6月中旬,阿敦塔拉草原旅游區(qū)已游人如織,來自南方、國外旅行團的訂單已經排到了8月。

          阿敦塔拉草原旅游區(qū)僅是巴林右旗旅游業(yè)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巴林右旗以“心靈牧場,豪爽巴林”為品牌,打造出了北部自然生態(tài)與遼文化旅游區(qū)、中部特色旅游城鎮(zhèn)與民族文化旅游區(qū)、南部巴林草原風情旅游區(qū)3大旅游片區(qū),建設了多條旅游公路、自駕車營地、旅游公共廁所。旗委、政府按照政府主導、政策引領、企業(yè)帶動、農牧民參與的方式,推動旅游向生態(tài)、環(huán)保、富民方向發(fā)展。

          農牧民是巴林右旗生態(tài)文化旅游的最主要參與者,更是旗旅游業(yè)最大的受益者。在阿敦塔拉草原旅游區(qū),有150多位農牧民在此打工。來自和布特哈達嘎查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吉雅夫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彩虹滑游戲項目的管理者,妻子在旅游區(qū)門口賣票,去年兩人在景區(qū)從5月忙到10月,收入了3萬多元。

          在距離旗政府所在地30公里處,有一處沙漠叫翁根毛都,因靠近查干沐淪河岸邊,沙漠內有很多自然形成的湖泊,金黃細軟的沙丘、碧波蕩漾的水泡子,還有一片片綠草地,蝌蚪擺尾,蛙鳴陣陣,人們先前并沒有覺得這片熟悉的熱土也能變身致富的資源。最近幾年,人們在沙漠搞起旅游,吸引了大批游客休閑度假。

          由于背靠翁根毛都沙漠旅游度假村,農牧民可以把土地流轉給景區(qū)收取租費,在景區(qū)打工,還把自家養(yǎng)的草地綿羊賣給度假村餐廳。貧困戶哈斯巴圖夫婦2018年賣了3只羊,加上在景區(qū)工作賺的錢,當年就脫了貧。

          2018年,巴林右旗共接待游客60萬人次,旅游收入實現5.36億元,同比增長23%。良好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成了巴林右旗旅游業(yè)發(fā)展的“綠色福利”。當地政府和農牧民嘗到了綠水青山變現金山銀山的甜頭,也更加保護和珍愛生態(tài)環(huán)境。2018年,全旗完成0.63萬公頃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全民義務植樹20萬株,同時退耕還林666.67公頃,保護與發(fā)展共生共榮的圖景正在巴林右旗逐步實現。

          《中國質量報》

          (責任編輯:小易)
          最新評論
          聲明:

          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質量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若需轉載本網稿件,請致電:010-84648459。

          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質量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直接點擊《新聞稿件修改申請表》表格填寫修改內容(所有選項均為必填),然后發(fā)郵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網盡快處理。

          圖片新聞
          • 機油液位上升、加注口變“奶蓋”不要 ...

          • 安全的召回與召回的安全

          • 廣汽本田2019年超額完成目標,體 ...

          • 自研自造鑄市場底力 威馬為新勢力唯 ...

          • 中國汽車文化的先驅 奧迪第三次華麗 ...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