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蘭弟
在晉南的小城里,人們最愛吃的早點是豆腐腦,而做的最正宗的是老楊家。在經營上,老楊家的原則是薄利多銷?!懊凹庖煌攵垢X”說的就是他盛豆腐腦的特點,滿碗叫“誠”,冒尖才能叫“實”。坐在簡單的布棚下,一溜用木板搭成的長條桌,兩排矮凳,感受“冒尖”的誠實,那叫夠味兒!
后來解放街拓寬街面,小吃攤從河東搬到廣場路的東街。他走到哪兒,像我一樣愛吃豆腐腦的人們就跟到哪兒。老楊家大兒子盛豆腐腦還是那樣,冒尖一大碗,冒著熱氣,用叉子端到顧客面前,豆腐盛的太滿湯汁直往外溢,來此吃早點,準保讓你吃個肚飽溜圓。運城豆腐腦講究清湯,原汁原味就很好吃,再佐以熟醬油、小磨香油,桌上擺著油炸辣椒,爆腌韭菜花,口味隨個人喜好酌情添加,非常地道。通常是豆腐一碗,湯管夠,添上兩碗三碗的湯,只要你不嫌麻煩,老板準不煩。
制作豆腐腦的傳統(tǒng)工藝和制作豆腐基本相同,都需要干凈衛(wèi)生。精選優(yōu)質黃豆,去掉雜豆、霉豆、癟豆,清水浸泡,夏天4小時,冬天12小時以上。然后用石磨磨糊子,磨好糊子上豆包布篩漿,豆?jié){過濾后上柴火灶經大鍋蒸煮,煮豆?jié){是技術活,蒸煮時火要旺,一般用柴火燒,煮滾豆?jié){還不能糊鍋。滾豆?jié){加入少量鹽鹵,使豆?jié){中蛋白質凝結,嫩豆腐基本形成。挑到攤上賣時,爐子里依舊燒柴,鍋里的清湯豆腐一直滾開著越煮越老,這是我們給人家起名“開鍋老豆腐”的由來。攤主隨賣隨添加嫩豆腐進鍋,一個鍋里又有了豆腦、嫩豆腐之分。常來吃豆腐腦的人們都知道,甭問,自己就會說來碗“老的”或“嫩的”。
賣小吃的俗稱“勤行”———苦差事。小城人習慣把豆腐腦當早點,做豆腐腦就得半夜起來磨豆子,以便早起六點鐘之前擺好攤位,出售新鮮可口的豆腐腦?!肮韭÷?,咕隆隆,半夜起來磨豆子。磨豆子真辛苦,辛苦做得甜豆腐?!崩蠗罴掖髢鹤佑浀媚悄旮赣H做豆腐腦,凌晨兩點就得起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出南門口,到500米外的中條山去挑甜井水。條件好的人家用毛驢拉磨,老楊家靠人工推磨。石磨盤很重,像老楊家厚重的歲月。如今,開鍋豆腐腦依然采用傳統(tǒng)制作,只是磨糊子改用電磨,口味不變,依舊鮮甜無比。許多市民除了在攤上吃,還買回家去當菜吃,稍做加工就可以變幻出許多豆腐新花樣來。比如我愛人,一提豆腐腦便眉飛色舞,在攤上吃飽了,還拎一袋子回去,中午給我們做豆腐脆汆魚丸、豆腐肉末羹等。
豆腐腦是小城街頭一道獨特的風景,通常要有煎餅、果子、大餅攤做搭檔,他們獨立核算,相互幫襯,不可分割。這樣的早點是小城最具特色的風味小吃之一。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