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崇喜
芹像一個女孩的名字,模樣也像。
它通身青綠,有長長的腰身,莖脈清晰可見。如果用手折斷它翠嫩的莖,晶瑩透明的汁液就會自然地流到你的手上。即便是像鴨掌一般的芹菜葉,也是光滑清翠,清鮮涼爽,是北方春天里一個精彩的注腳。
我國芹菜的栽培歷史至少有2000余年,筆者查閱史料發(fā)現(xiàn),芹與葵有關??鞘裁矗坎皇且恍南蜿柕目?,而是很古老的一種菜。在中國最早的葵、韭、瓜、壺(瓠)4種蔬菜中,葵在首位。有書記載,芹是“楚地之葵”。《呂氏春秋》中也這樣稱贊:“菜之美者,有云夢之芹?!痹谠娙诵熘灸Φ纳⑽睦?,可以讀到對芹的描寫:“水芹菜的全身都充滿了一種特異的芳香,在小池塘抑或是小河旁,那一叢叢矮小的植株卻有著誘人的景色,傘形細碎的白花,中空有棱的嫩莖……”煙雨迷蒙的天地間,淡淡的芹香彌漫,芬芳如夢,似雨如云。
早年讀《紅樓夢》,看到元妃省親時,賈寶玉曾有一聯(lián)曰“新漲綠添浣葛處,好云香護采芹人”,便有些奇怪,為什么要寫“采摘芹菜的人”?后來與人說起,被狠狠地嘲笑了一番,方才明白讀書不求甚解的劣處。采芹是何意呢?原來,科舉時代,秀才也被稱為“采芹人”。
《詩·魯頌·泮水》有這樣的句子:“思樂泮水,薄采其芹。魯侯戾止,言觀其旂。其旂筏筏,鸞聲噦噦。無小無大,從公于邁。”傳說泮水之畔的泮宮曾為魯國的學宮,學子們幸得高中,要在大成門邊的泮池采些芹菜插在帽上到孔廟祭拜。后人就將考中秀才入學宮稱“入泮”或“采芹”,并且贈芹以示祝賀。 據(jù)說,太平天國的翼王石達開曾經(jīng)在曾國藩勸降時寫過“曾摘芹香入泮宮,更探佳蕊趁秋風”的詩句,大意是說自己也曾經(jīng)得意科場。當然,也有人說這首詩是后人的偽作。
與讀書人有著密切關系的芹菜,有人卻不喜歡?!读凶印钪臁酚涊d了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人認為芹菜是人間美味,便把它獻給了鄉(xiāng)豪,可鄉(xiāng)豪吃了卻并不覺得好吃,結(jié)果招致了一頓埋怨。因此,古人在請客之前加上一句“笑納芹意”以作自謙?!都t樓夢》里,甄士隱曾對賈雨村說:“邀兄到敝齋一飲,可不知納芹意否?”杜甫的“獻芹則小小,薦藻明區(qū)區(qū)”和李白“徒有獻芹心,終流泣玉啼”的詩句也有這樣的意思。
芹菜有水、旱兩種,性能相近,但旱芹香氣更濃,又名香芹,入藥較佳,故又稱藥芹。我們經(jīng)常吃的是水芹。《詩經(jīng)》中的“薄采其芹”,采的就是水芹。
芹是很平常的一種青蔬,家家戶戶都會做。芹菜的莖、葉都可以吃,可以涼拌或炒食,與肉片拌炒或是清炒也各具風味。春天雨水多,芹菜長得梗嫩葉鮮,味道最是香脆。夏日的飯桌上,通常會有一道涼拌芹菜。被切成寸許長短、沸水中焯過的它,依舊滿目鮮嫩碧綠,清新如小家碧玉,在香干絲、姜絲、蒜蓉、椒絲的陪伴下,綿延不絕香氣悠然飄出,令人不禁想起杜甫“飯煮青泥坊底芹”和蘇軾“鮮鯽銀絲膾,香芹碧澗羹”的詩意。很多青蔬入詩入文,讀來都有一份新鮮的泥土芬芳,自然留下不少佳話。
蘇東坡被貶黃州后,發(fā)現(xiàn)此地盛產(chǎn)芹菜,作菜脆嫩味美。此時窮困潦倒而不失豪邁之風的蘇東坡靈感頓現(xiàn),就想起家鄉(xiāng)眉州“貴芹芽膾,雜鳩肉為之”,便創(chuàng)《蘄芹春鳩膾》菜肴,取斑鳩胸脯肉配以芹菜,從而留下了一道美味、一段佳話和“霽容天在水,春色柳藏橋”美好的詩句。賒酒食粥的曹雪芹最愛吃芹菜,曾經(jīng)取蘇東坡詩情,寫下了“泥芽有宿根,一寸嗟獨在,雪芹何時動,春鳩行可燴”和“園父初挑雪底芹”,以示心意和古人相通,以慰自己無盡的寂寥。明朝陳繼儒的境界就更高了,曾作詩云:“春水漸寬,青青者芹,君且留此,彈余素琴?!睗M目溫婉的春水邊,看你簇我擁的芹菜生出一派綠色,能和知己彈琴抒聲,何等的快意與散淡?只是如今,這般的境界很多人難以抵達了。
《中國質(zhì)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