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中文在线视频,海角精产国品一二三区别,一区二区国产高清视频在线

          <legend id="o3rmf"><abbr id="o3rmf"><thead id="o3rmf"></thead></abbr></legend>
          中國質量新聞網
          您當前位置: 新聞中心>>中國質量報>>第四版>>

          從滬昆高鐵事件看質量安全追責

          2017-11-21 09:40:02 中國質量新聞網-中國質量報

          □ 徐建華

          “途經6省區(qū),串起滇池、黃果樹瀑布、花江大峽谷、平壩天臺山、洞庭湖、鄱陽湖、西湖等人間勝景,同時也串起中國十大文化名樓中的5座”,一年前滬昆高鐵開通時媒體如是說。然而不到一年,滬昆高鐵貴州段就發(fā)現建設質量隱患——據媒體報道,中國鐵路總公司的一份《中國鐵路總公司關于滬昆高鐵貴州段質量問題處理情況的通報》(以下簡稱《通報》)稱,通車不到一年的滬昆高鐵貴州段個別隧道存在偷工減料與施工質量問題。

          眾所周知,中國高鐵是中國制造的新名片,被“一帶一路”沿線20多個國家青年評選出的中國“新四大發(fā)明”之首?,F在,這個走出國門成為“一帶一路”上最亮麗的“國家名片”的高鐵,這個事關民眾生命安全的重大工程,居然出現了“豆腐渣”和重大的質量安全問題,難怪新聞報道一出來,無論是傳統(tǒng)媒體還是社交媒體,都一下子炸開了鍋。新華社和央視先后發(fā)表評論稱,對高鐵質量問題不留半點情面、中國高鐵不允許碩鼠作祟;網友也紛紛在網上留言,要求對責任人“嚴懲不貸”。

          確實,中國高鐵的質量代表著中國制造的水平,關乎國家形象。經過多年的發(fā)展和積淀,中國高鐵已經逐步成長為中國高端裝備技術的一張“金名片”,它的成色靠的正是品質與安全。現在,讓國人引以為豪的高鐵居然在最為驕傲的質量安全方面出現了問題,難怪全社會一片“討伐”與“問責”之聲。中國高鐵是不容許如此被褻瀆的!

          從媒體報道的情況來看,《通報》指出了施工單位、監(jiān)理單位、設計單位、第三方檢測單位、建設單位存在的問題;還給出了相應的處理意見,就是對責任單位處以停止接受投標、企業(yè)信用降級、扣分、承擔經濟損失等處罰。其中,中鐵二十局、中鐵二十三局1年內停止接受參加鐵路大中型建設項目施工投標,企業(yè)信用評價直接定為C級,承擔相應質量問題直接經濟損失的90%;中鐵十七局、中鐵二十二局企業(yè)信用評價總分扣2分;停止中鐵二院參加滿足其資格條件的鐵路總公司建設項目設計投標4次;將山西三江工程檢測公司清除出鐵路建設市場。建設單位方面,滬昆客專貴州公司除以上檢查發(fā)現的問題外,還存在中央“機動式”巡視指出的貴廣高鐵3個審價工作未按規(guī)定公開招標問題,以上問題全部納入2017年度鐵路公司建設管理考核,對滬昆客專貴州公司扣47分。

          對于鐵總的這份“罰單”,無論是網友還是媒體,似乎并不“買賬”。大多人數人都認為這樣的“處罰”偏輕,但從鐵總的表態(tài)來看,這樣的處理意見是依法依規(guī)給出的。由此看來,滬昆高鐵的質量安全事件也暴露出了我國質量安全責任領域長期存在的一個“剪刀差”的問題,就是違法成本偏低。

          質量是基礎,安全是底線。質量安全不僅是高鐵這樣的重大工程和重要的裝備制造的根本與底線,也是廣大人民群眾和消費者的根本權益保障和底線要求。從讓人深惡痛絕的“樓歪歪”“橋脆脆”等重要工程質量安全問題,到屢禁不絕的假冒偽劣產品,除了責任心、制造水平等現實原因之外,違法成本偏低也一直被看成是質量安全事件發(fā)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們不妨對比一下中美兩國對待質量違法事件的處理結果。在大眾汽車的尾氣造假事件中,大眾汽車在美國因“排放門”累計支付的罰款超過240億美元,創(chuàng)造了新的記錄;而在中國的大眾汽車速騰“斷軸門”事件中,則鮮有巨額罰單。另外,英國的石油公司BP公司在墨西哥灣采油泄露造成環(huán)境污染,被處以60億美元的罰款;而康菲石油在我國渤海的泄露事件,僅被罰款30萬人民幣,因為我國《環(huán)保法》規(guī)定的最高罰款額度就是30萬人民幣。由此可見,在質量執(zhí)法的理念、法律依據以及處罰力度方面,中美兩國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也反映出了違法成本的巨大偏差。

          許多重大的質量安全事件和事故,表層原因可能有責任落實不到位、制度建設不健全、質量管理不完善以及制造水平不夠等等,但一個深層次的原因都是受到利益的驅動,尤其是經濟利益,比如此次滬昆高鐵暴露出的質量安全問題,施工單位、監(jiān)理單位、設計單位、第三方檢測單位、建設單位整個鏈條之所以敢偷工減料,關鍵是這么做能夠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回報,如果對于質量違法行為能夠從經濟方面給予巨大的處罰,使其違法所得遠遠不夠處罰,相信就能達到假冒偽劣等“非不能也、不敢也”的效果,中國的整體質量水平也將“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

          《中國質量報》

          (責任編輯:八雨)
          最新評論
          聲明:

          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質量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若需轉載本網稿件,請致電:010-84648459。

          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質量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直接點擊《新聞稿件修改申請表》表格填寫修改內容(所有選項均為必填),然后發(fā)郵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網盡快處理。

          圖片新聞
          • 機油液位上升、加注口變“奶蓋”不要 ...

          • 安全的召回與召回的安全

          • 廣汽本田2019年超額完成目標,體 ...

          • 自研自造鑄市場底力 威馬為新勢力唯 ...

          • 中國汽車文化的先驅 奧迪第三次華麗 ...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