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中文在线视频,海角精产国品一二三区别,一区二区国产高清视频在线

          <legend id="o3rmf"><abbr id="o3rmf"><thead id="o3rmf"></thead></abbr></legend>
          中國質量新聞網
          您當前位置: 新聞中心>>中國質量報>>第四版>>

          變“擠出效應”為“吸附效應”

          2017-08-16 09:16:58 中國質量新聞網

            □ 胡立彪

            英國某媒體日前刊文稱,中國游客今年夏天出境游人數再創(chuàng)新高,但購物花費明顯減少。文章援引知名酒店預訂網站Hotels.com和益普索集團展開的最新調查數據顯示,把購物列為主要旅游動機的中國游客比例今年減少至1/3。這一數字在2016年為超過2/3。對此,Hotels.com亞太地區(qū)副總裁阿布海勒姆·喬杜里如是說:“中國游客不再把購物列為國際旅行的首要原因,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有關中國游客只買東西的陳詞濫調正在淡化。”

            中國游客出境游不再以“買買買”為主要目的,購物占整體支出比例大幅下滑,有分析人士認為,這表示他們的旅游消費趨于理性。所謂“理性”,當然是不再迷信“外國的月亮就是圓”的老嗑兒。而事實上,“境外生產的產品價格更低、質量更好”的傳說已經成為歷史,現實早就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一方面,隨著電商的崛起,許多境外商品進入國內市場變得極為便捷,這就降低了渠道成本,使代購、境外購的價格優(yōu)勢大大減弱;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個方面,隨著“中國制造”國際形象和影響力日益提升,消費者在國內市場獲得優(yōu)質商品變得越來越容易,一些國產品牌已今非昔比,不再比洋品牌差,甚至在性價比上高于后者。正如有評論者所說:“隨著更多高質量、高性價比的‘中國制造’觸手可及,誰還會追著海外購物不放?”

            關于“中國制造”已經“洗心革面”遠超從前的事實,不光中國游客已經明顯感受到,國外人士也有所注意,其態(tài)度也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看到以華為、聯想、格力、小米、大疆等為代表的中國品牌異軍突起,以高性價比、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參與競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許多曾經對“中國制造”頗有微詞的國外媒體如今開始進行“再認識”,不再輕易使用“低端”“廉價”“粗陋”之類負面詞語,而代之以“優(yōu)質”“高端”“精品”等正面詞語。如美國電視新聞頻道CNBC日前有一篇報道提到,阿里巴巴、騰訊、零零機器人、摩拜單車等中國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正在“走出去”,“幫助中國提高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同時重新定義了‘中國制造’,撕去了此前附著其身的‘廉價’‘質量差’等標簽”。

            沒有對比,就沒有鑒別,就沒有反思。想想兩三年前乃至更早時候中國大量游客出境游搶購馬桶蓋、電飯煲、奶粉、藥品等商品,“暴買”國外市場的情景,心情十分復雜。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國際旅游收入為56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743億元),而出境旅游消費則達164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8萬億元)。兩者相差近3倍。這種逆差由兩個相互對應的原因所導致:一是國人出國消費“舍得”花錢,一是外國游客到中國來“不肯”花錢。為什么國外游客在中國大都是只看景卻很少購物消費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國內包括旅游商品在內的消費品檔次低且同質化,加之消費環(huán)境不盡如人意,這都降低了國外游客的消費意愿,導致入境游的人均花費較少,加劇了旅游逆差。

            當國外旅游市場瞄上中國游客的錢袋,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和供給升級的時候,國內市場卻沒能跟上節(jié)奏,消費品和服務質量水平難以滿足需求,形成“擠出效應”,無疑會把國內游客往境外推,而境外旅客也難以對到中國旅游消費產生更大的興趣?!皵D出效應”,說白了這是國內消費者“用腳投票”的結果。本質上講,這是供給側出了問題。而要改變這種現狀,讓外流的消費力回來,沒有別的辦法,只有從國內市場自身找原因,從改善供給入手。

            正是看到了這一問題,我國政府才下大力氣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大力氣提升產品質量和性能。我們看到,作為主抓質量工作的質檢部門,按照中央要求,積極推進質量提升工作,針對消費者普遍關心的空氣凈化器、電飯煲、智能馬桶蓋、兒童紙尿褲等重點消費品,打響質量提升攻堅戰(zhàn)。經過努力,收到很好成效。2016年,10類重點消費品總體合格率提升5.2個百分點,達到90.3%。其中,電飯煲合格率提升6.6個百分點,智能馬桶合格率提升22.4個百分點,兒童紙尿褲合格率提升了3.3個百分點。這樣的成績實實在在、有目共睹,而“中國制造”產品質量的整體提升,自然就會產生“吸附效應”,將外流的消費力再吸引回來。

            當然,質量追求永無止境,質量提升必須持續(xù)發(fā)力。從政府到企業(yè),都必須樹立質量第一的強烈意識,下最大氣力抓全面提高質量。要用心去抓,一個行業(yè)一個行業(yè)抓、一個產品一個產品抓,直至見到成效,讓人民群眾有真正的“質量獲得感”。中國制造整體實力增強了,產品和服務品種多、品質好、品牌響,“吸附效應”就會愈發(fā)明顯,不僅會讓外流的消費力回流,還會把更多國外消費力吸引過來?!吨袊|量報》

          (責任編輯:車車)
          最新評論
          聲明:

          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質量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若需轉載本網稿件,請致電:010-84648459。

          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質量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直接點擊《新聞稿件修改申請表》表格填寫修改內容(所有選項均為必填),然后發(fā)郵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網盡快處理。

          圖片新聞
          • 機油液位上升、加注口變“奶蓋”不要 ...

          • 安全的召回與召回的安全

          • 廣汽本田2019年超額完成目標,體 ...

          • 自研自造鑄市場底力 威馬為新勢力唯 ...

          • 中國汽車文化的先驅 奧迪第三次華麗 ...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