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國車商新能源汽車高峰論壇舉辦
充電服務將成新能源車盈利來源
本報訊 (記者王 輝)面對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fā)展,汽車企業(yè)、經銷商集團應該怎么面對?哪種銷售模式更適合新能源汽車銷售?5月25日,在由中國汽車流通協(xié)會主辦,EV世紀承辦的“2016中國車商新能源汽車高峰論壇”上,中信證券首席汽車分析師許英博認為,產業(yè)鏈的盈利格局將會重構,傳統(tǒng)車依靠維修保養(yǎng)盈利,而新能源汽車的盈利來源將是維保以外的充電服務。
論壇上來自中國汽車流通協(xié)會、中信證券、寶馬中國、龐大集團、萬幫新能源、蔚來汽車等機構和企業(yè)的嘉賓就新能源汽車的商業(yè)模式、銷售和售后服務創(chuàng)新、補貼政策退坡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影響、充電基礎設施的完善等一系列問題發(fā)表了各自的觀點。
許英博認為,新能源汽車行業(yè)未來將存在幾個并存的局面:在制造領域,傳統(tǒng)汽車公司和創(chuàng)新科技公司并存;流通體系將是原有銷售網絡和新建銷售網絡并存;流通方式將是線下4S店、線下綜合店和電商并存。同時,產業(yè)鏈的盈利格局將會重構,傳統(tǒng)車依靠維修保養(yǎng)盈利,而充電服務將成為新能源車的盈利來源。
許英博表示,智能電動車(SmartEv)將是未來汽車的發(fā)展方向,而新能源汽車是智能車的最好載體。她預計到2030年,傳統(tǒng)車企和科技企業(yè)的智能電動車(SmartEv)將占汽車市場的半壁江山。而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成本有望顯著下降,將從目前的1800~2000元/kWh下降至2020年的低于1000元/kWh。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將達到60萬輛,同比增長58%。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量將達到150萬輛,2025年進一步增加至450萬輛。
寶馬中國總裁劉智認為,5~10年后,新能源汽車占乘用車的比例有可能達到20%~30%。劉智透露,在中國市場,除了目前的i3,i8以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X5、530LE之外,在今年年底還將推出X1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以及全新的旗艦車型740LE。截至到今年4月份,已經有44家寶馬的授權經銷商可以進行BMWI品牌的銷售和售后服務,有143家BMW經銷商可以進行PHEV的銷售。另外,到今年年底,寶馬在中國安裝的充電樁數量將達到1500個,這些充電樁完全符合國標,不光是BMW的客戶可以用他們的智能手機,用他們車上的互聯駕駛找到這1500個充電樁,同時也會開放給其他品牌的電動車用戶。
龐大集團副總裁劉斌認為,目前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政策處于調整期,比如目錄重新申報,以及電池規(guī)范等等,這導致了一些省份和廠商都在觀望,目前對一些品牌的銷量有一定負面影響,非常期望相關的調整政策盡快出臺。龐大集團已經將新能源汽車上升為戰(zhàn)略高地,并成立了獨立的電動汽車股份公司。從2014年開始,龐大集團就在新能源領域開始布局,目前的業(yè)務板塊包括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新能源公交車,新能源出租車、新能源車長短租以及新能源私家車等。另外,結合國家部委機關公車改革,龐大為一些部委機關做了分時租賃項目,服務的部門和機構達到了60多家,包括機場都有分時租賃網點。劉斌透露,龐大集團今年的新能源汽車銷售目標為4萬輛。
蔚來汽車產業(yè)發(fā)展副總裁兼XPT運營負責人張洋認為,新能源汽車的未來將與移動互聯網深度融合。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及其體驗將成為汽車企業(yè)的重心,而互聯網之前的重心是制造,互聯網時代的重心則是直銷。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電動汽車必須具備超高品質與性能、可承受的初步購入價格以及超越燃油車的加油體驗。
萬幫新能源集團副總裁王磊分享了萬幫倡導的“車樁網一體化”的商業(yè)模式——將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充電樁的建設運營;以及充電樁物聯網、智慧電網、充電平臺互聯網和新能源車聯網相融合在一起構筑成新能源汽車推廣的生態(tài)圈。他同時邀請廣大經銷商加入這個生態(tài)圈,共同培育新能源汽車市場。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