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來勢洶洶,汽車業(yè)成為第一個受到影響的實體經濟,在多重不利因素的影響下,汽車業(yè)將何去何從備受人們關注。cnphoto供圖
□ 本報記者 甄書秀
底特律三大汽車巨頭(通用、福特、克萊斯勒)在度過了艱難的2007年后,再次陷入“噩夢”,金融風暴使他們遭受消費信貸收縮、消費能力下降以及企業(yè)融資困難三重打擊,加上2007年以來的“過高油價打擊”,三大跨國汽車巨頭的銷售雪上加霜。10月24日最新消息顯示,通用汽車公司將被迫裁減15%受薪工人,即5000人。此外還將削減工人福利,以消減開支;克萊斯勒公司24日也宣布,將于年底前在全球范圍內裁員5000人左右。
通用克萊斯勒謀求合作
危機面前通用和克萊斯勒開始謀求合作:通用與克萊斯勒在10月10日傳出謀求合作的消息;10月18日,又有消息稱,雙方正加快談判進程,由于經濟衰退風險加大,汽車行業(yè)面臨巨大壓力,通用汽車高層和擁有克萊斯勒80%股份的澤普世(又譯瑟伯勒斯)資本管理公司均希望盡快達成合并協議,有望在11月4日美國大選前達成合并事宜。
雖然目前尚不清楚雙方能否達成交易,但徘徊不去的金融危機烏云已使得這樣的可能性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大。
早在2007年年初,通用與克萊斯勒就曾經探討過同樣的話題。不過現在的形勢顯然比一年前要嚴峻得多。美國權威汽車預測機構J.D.Power日前稱,美國汽車市場將進一步下滑,2009年銷量將銳減至1320萬輛,而且未來18個月內美國汽車市場將很難恢復。信貸危機已經使車市的購車者們購買力顯著下降。9月份,美國全國汽車銷量下降27%,為17年來最大降幅。
同病相憐合并之路充滿艱辛
作為“北美三大”中的第一和第三,通用與克萊斯勒如果合并成功,將造就一個史無前例的巨無霸,雙方在北美市場的份額將重新回到35%,并在銷量上超越豐田。
然而,諸多專家都認為兩者合并的道路充滿艱辛。汽車業(yè)資深分析師賈新光分析說,造成美國汽車業(yè)問題的不單單是金融危機一個因素,而是成本過高、油價長期高位運行等等一系列疊加的綜合因素在此次金融危機中的集中爆發(fā)所致。通用與克萊斯勒目前都面臨著同樣糟糕的市場環(huán)境,兩個公司都失去了很大的市場份額,都面臨著嚴重的資金短缺問題。通用和克萊斯勒通過合并、擴大規(guī)模難以化解資金短缺危機,就像兩個病人綁在一起并不能形成一個健康的人一樣。此外,兩家公司的產品線過于重合,在轎車、皮卡、SUV等方面,幾乎都擁擠在同一市場。因此,即使合并,能否短時間降低成本將是個問號。除此之外,一旦收購完成,要保證克萊斯勒的盈利依舊需要大筆現金,這對于自身難保的通用汽車并非易事。華爾街的行業(yè)分析師就紛紛表示,他們“看不出兩家公司合并后能夠實現優(yōu)勢互補”,同時“兩家公司的合并也無法解決目前雙方都存在的問題”。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fā)部主任徐長明也認為,兩大汽車巨頭之間相互都沒有可借力之處,通用和克萊斯勒兩者合并難以形成強有力的合力,因此合并的可能性不大;目前最大的可能性是,他們會出售一些品牌或是產業(yè),把精力集中于經營主要品牌和主業(yè)上。
通用等跨國公司將更看重中國市場
不管合作成功與否,除克萊斯勒外,通用在中國還有合資品牌,在金融危機中,其在中國的業(yè)務將會受到何種影響?對此,新華信汽車業(yè)分析師郎學紅分析說,過去5年中,中國汽車市場是全球成長最快的市場之一,幾大跨國汽車公司不斷加大對中國市場的關注和投入,在此次金融危機的影響下,由于中國市場作為新興市場的成長性,相信通用公司依然不會放松、甚至會不斷加大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和營銷投入。相對來講,自主品牌汽車企業(yè)將面臨更大的挑戰(zhàn)。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fā)部主任徐長明也認為,在金融危機中,不光通用公司,各大跨國汽車公司都會加大對中國的投入,比如加大投資、擴大營銷力量,這自然會對我國的自主品牌產生打壓,如果此次危機進一步蔓延,影響到發(fā)展中國家,自主品牌的出口也會受到一些影響,這些對自主品牌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zhàn)。
對于自主品牌的汽車企業(yè)應該采取什么措施來應對,專家一致認為,自主品牌應該勤練內功、抓住機遇、積極應對挑戰(zhàn)。徐長明分析說,在國際市場上,自主品牌應該加大對中等和發(fā)達國家出口的力度,因為受金融危機的影響,這些國家人們的消費能力下降,可能會需要價格相對較低的產品;在國內市場,隨著人們消費能力的提高,價格已不再是消費者最為關注的要素,人們更加注重對產品安全性能、經濟性能、故障率等多方面的追求,這就要求自主品牌企業(yè)不斷提高產品質量,打造精品,增強和合資品牌、外國品牌抗衡的實力,滿足國內外消費者的需求。
鏈 接
福特欲加速瘦身
如果福特出售馬自達的股權,該公司控制的品牌數量將減少為4個。而就在兩年前,福特集團還以控制著福特、水星、林肯、馬自達、沃爾沃、捷豹、路虎和阿斯頓·馬丁共計8個世界知名品牌為傲。其中由沃爾沃、捷豹、路虎、阿斯頓·馬丁4個高檔品牌組成的PAG(首席汽車集團)更是以只生產銷售高檔車而著稱。2006年,為了減少虧損并重振北美市場的業(yè)務,福特汽車開始考慮出售其收購的海外品牌。阿斯頓·馬丁成為“瘦身計劃”中第一個被舍棄的品牌。一年之后,福特汽車又將捷豹和路虎兩個品牌賣給了印度最大工業(yè)集團塔塔集團下屬的塔塔汽車公司。在出售了捷豹、路虎之后,在金融風暴的壓力下,馬自達可能成為下一個被舍棄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