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面料學問不少
□ 專家支持:國家紡織及皮革產(chǎn)品質(zhì)檢中心技術總監(jiān) 朱洪亮
常見的牛仔面料種類有哪些?
從顏色上分,最常見的是靛藍牛仔面料和黑色牛仔面料,其中靛藍牛仔面料是市場的主流。
從織造方式上分:有機織牛仔面料和針織牛仔面料,其中針織牛仔面料是后來發(fā)展的品種,目前還是以機織牛仔面料為主。
目前還有哪些新型牛仔面料?
1.按顏色分類 新型的牛仔面料有套色牛仔面料和彩色牛仔面料兩大類:套色牛仔面料是一種能體現(xiàn)雙色的特殊效果的面料,如“藍加黑”、“藍加綠”、“黑加藍”等;彩色牛仔面料目前生產(chǎn)批量不大,但色彩比較豐富,比如翠藍、咖色、翠綠、灰色、卡其、大紅、桃紅、粉色等。
2.按風格分類 新型的牛仔面料主要有:彈力牛仔面料、竹節(jié)牛仔面料、輕薄型牛仔面料、植絨牛仔面料、爛花牛仔面料、印花牛仔面料、涂層牛仔面料等。
3.按功能分類 新型的牛仔面料主要有:抑菌牛仔面料、防紫外線牛仔面料、超強耐磨牛仔面料、吸光發(fā)熱牛仔面料等。
牛仔面料采用的染色工藝有哪些?
根據(jù)染料不同,主要分為靛藍染料染色、硫化染料染色、活性染料染色。
靛藍染料染色:最傳統(tǒng)的牛仔面料是藍色,最初的經(jīng)典藍色就是用靛藍染料進行染色而成的,分為天然靛藍染料和合成靛藍染料。天然靛藍染料,是從靛藍草等植物提取而來,是一種具有3000多年歷史的染料.目前也有用天然靛藍染料染色的牛仔面料,但更流行的還是合成靛藍染料面料。
天然靛藍染料染出的藍色一般較淺,合成靛藍染料可以染出較深的顏色,除了能染出常見的靛藍色之外,還可以染出超級靛藍染色或特深靛藍染色,這是在染色時提高靛藍染料的用量而達到的。
靛藍染色的傳統(tǒng)牛仔面料,經(jīng)石磨或漂洗后織物表面露白清晰、風格獨特;但天然靛藍資源有限,產(chǎn)率較低,不適合大規(guī)模染色,而合成靛藍對環(huán)境污染較為嚴重。
硫化染料染色:這是牛仔面料最常用的染色方法,可以單獨用硫化染料染色,比如硫化黑染黑色牛仔面料;也可以和靛藍染料套染,就是傳統(tǒng)的靛藍牛仔面料再次染色,例如靛藍套染硫化黑、靛藍套染硫化草綠;也可以是不同的硫化染料進行套染,比如硫化黑套染硫化藍等。
硫化染料和靛藍的成功結(jié)合創(chuàng)新了染色效果,尤其是染深色的理想染料。但硫化染料貯存穩(wěn)定性差。
活性染料染色:活性染料染色主要用于彩色牛仔面料的染色,像大紅、桃紅、粉色等?;钚匀玖先旧呐W忻媪希?、皂洗牢度比較高,但是用活性染料染牛仔面料,染料的利用率較低,會產(chǎn)生大量有色污水。
為什么牛仔面料有軟硬之分?
首先,不同的織造方式令面料的柔軟性也不同,針織牛仔面料明顯更柔軟;其次,面料的水洗方式?jīng)Q定了其柔軟程度,比如酵素洗就能達到柔軟效果,另外水洗時是否加入柔軟劑以及柔軟劑使用量的不同也會導致完全不同的柔軟度;特殊加工工藝也能提高柔軟度,比如植絨整理、絲光處理都能一定程度上改善柔軟程度。此外,面料的重量也有影響,一般厚重的面料比輕薄的柔軟性會差一些。
為什么有的牛仔面料會有顯舊、橫紋、磨毛等效果?
牛仔面料最獨特的風格是紋路清晰,這是因為傳統(tǒng)的牛仔面料只有經(jīng)紗染色,緯紗是保持本色的,這樣一邊有顏色、一邊保留本色的色織方法使牛仔面料有自己典型的風格。不過牛仔面料最終風格的決定因素是水洗處理方式——
普通水洗:清水加柔軟劑洗滌,使織物更柔軟、舒適,在視覺上更自然更干凈,洗后顏色比原面料稍淺一點,手感稍軟一些。
石洗:也稱石磨,在洗水中加入一定大小的浮石,使浮石與衣服打磨,洗后布面呈現(xiàn)灰蒙、陳舊的感覺,衣物有輕微至重度破損。
酵素洗:酵素是一種纖維素酶,可以對纖維產(chǎn)生降解作用,使布面可以較溫和地褪色、褪毛,產(chǎn)生“桃皮”效果,并得到持久的柔軟效果。也可以與石洗并用,稱為酵素石洗。
砂洗:洗時加入砂洗粉、膨化劑等助劑,使衣物洗后有一定褪色效果及陳舊感,若配以石磨,洗后布料表面會產(chǎn)生一層柔和霜白的絨毛,再加入一些柔軟劑,可使洗后織物松軟、柔和,從而提高穿著的舒適性。
化學洗:通過使用強堿助劑來達到褪色的目的,洗后衣物有較為明顯的陳舊感,再加入柔軟劑,衣物會有柔軟、豐滿的效果。
破壞洗:成衣經(jīng)過浮石打磨及助劑處理后,在某些部位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破損,洗后衣物會有較為明顯的殘舊效果。
牛仔服裝在穿著和洗滌時要注意什么?
選擇適合自己的尺寸和版型,太松的牛仔服裝沒有型,太緊的不舒服。由于牛仔服裝耐磨耐穿,所以穿著時不需要特別呵護,也不需要經(jīng)常洗。大多數(shù)牛仔面料洗滌時會褪色,因此不要與其他衣物混合洗滌。為保持牛仔服裝的原色和水洗效果,不要使用具有漂白效果的洗滌劑,必要時可以反面洗、反面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