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jié)前夕,質檢總局對今年1~5月進口兒童服裝、玩具、嬰幼兒紙尿褲、兒童用食品接觸產品、兒童用汽車安全座椅等兒童用品進行了質量盤點,發(fā)布了全國進口兒童用品質量狀況報告。
近年來,我國進口兒童用品消費增長迅速,品牌也日趨多樣化。據統(tǒng)計,1~5月,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共檢出不合格進口兒童用品5778批次,同比增長103%,涉及貨值1.238億美元。其中質量安全不合格134批次,同比下降18.7%,不合格項目中包裝標識不合格占比較大。
進口兒童服裝
進口嬰幼兒及兒童服裝檢出不合格2288批次,其中質量安全不合格107批,同比減少13.7%。主要不合格項目為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纖維成分與標識不符等。
產自孟加拉國的嬰幼兒及兒童服裝質量問題最嚴重,連續(xù)兩年位居我國進口不合格兒童服裝檢出批次首位,其次為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國家或地區(qū)生產的兒童服裝。
對存在質量安全不合格問題的兒童服裝,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已全部實施了退運或銷毀處理。
進口兒童玩具
進口兒童玩具檢出不合格96批,同比增長95%,貨值259.4萬美元。其中,質量安全不合格8批,同比下降65.2%。主要不合格項目為:毛絨玩具機械安全不合格,玩偶穩(wěn)定性測試不合格,用于玩具包裝的塑料袋平均厚度不合格,無3C標識、警示說明不合格等。
不合格兒童玩具產品涉及品牌有HENES(赫妮詩)、MAMMUT(猛犸象)、MUJI(無印良品)、LEGO(樂高)等,分別來自韓國、越南、吉爾吉斯斯坦、中國香港等地。
進口嬰幼兒紙尿褲(墊)
進口嬰幼兒紙尿褲(墊)檢出不合格3135批次,同比增長228.9%,貨值1.1億美元。不合格項目主要為產品標識不符合要求。
對于標識不合格產品,檢驗檢疫機構按照我國的法律法規(guī)要求,監(jiān)督進口企業(yè)進行技術整改,以滿足我國的相關要求。
進口兒童用食品接觸產品
進口兒童用食品接觸產品檢出不合格223批次,是去年同期的16倍,涉及貨值521萬美元。其中質量安全項目不合格18批,其他為產品及包裝標識不合格。
不合格產品主要包括水杯、木制兒童筷子套裝、塑料制造型模具、兒童餐具、兒童牙膠、玻璃制奶瓶、兒童訓練筷等,主要不合格項目為脫色、高錳酸鉀消耗量、蒸發(fā)殘渣、丙烯腈單體殘留量等,涉及品牌有BEABA(畢巴)、lifefactory(生活工廠)、TRAMONTINA(查蒙蒂納)、munchkin(麥肯奇)、BEBECONFORT(寶寶舒)等,主要來自法國、越南、巴西和美國等國家。
進口兒童用汽車安全座椅
進口兒童用汽車安全座椅檢出不合格28批次,貨值386.2萬美元。其中質量安全不合格1批,已做退運處理,其余為產品及包裝標識不合格。
針對這些存在問題的兒童用品,檢驗檢疫機構依據《商檢法》及其實施條例有關規(guī)定,實施了銷毀、退運及技術處理,嚴防不合格兒童用品流入國內市場。
《消費指南》2015年6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