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維陽
開篇的話:
娃娃,是家里小狗的閨名。從1999年1月19日接到家,已經(jīng)朝夕相處了19年。慢慢地,娃娃成了家里的重要一員,帶來的是無數(shù)歡樂。2017年春天以來,娃娃的健康每況愈下,成為醫(yī)院的???。自然規(guī)律無可抗拒,權且以日志的方式,回憶并記錄下與娃娃相伴的美好時光。
3月22日。晴。天氣喜怒無常,周一周二的最高氣溫,只有十攝氏度,今天發(fā)了神經(jīng),飆升到了十八度。盡管如此,停了暖氣的室內(nèi),還是感覺不到窗外的變化。
娃娃雖然開始吃喝了,但還是沒有完全恢復正常,不見她對吃喝表現(xiàn)出強烈的意愿。大夫建議,娃娃歲數(shù)大了,在吃的問題上,就別對毛孩子太嚴苛了。于是為了激起老娃的食欲,在狗糧中增加了雞肉的添加量。原來有點肉味兒,這狗東西都狼吞虎咽的,現(xiàn)在加入不少肉,她居然聞下就走開了。
一年來,摸到了一個規(guī)律,就是如果毛孩子不是因為病重而不吃東西時,那么就帶她出去活動,促進胃腸蠕動,消化積食,達到一定運動量后,娃娃就能對食盆中的狗糧瘋狂掃蕩了。今天如法炮制了,非常奏效,娃娃不僅吃干凈了,甚至還猛舔吃空了的食盆。
昨天說到娃娃喜歡戶外活動,這該是多數(shù)動物的天性。娃娃與爹媽去過許多地方,每次到了目的地后,這毛孩子的運動量,都該是大人們的至少五六倍。因為興奮,精力充沛,這家伙幾乎是全程都在做著折返跑。四條腿的娃兒跑得比人快很多,“嗖嗖”的躥出挺老遠,回頭看看遠遠甩在身后的狗爹狗媽,然后以領跑者的姿態(tài),再跑回來迎接,如此這般反反復復。不時閑地奔跑,也讓毛孩子付出過慘痛代價。
2009年時,有張報紙叫《XX指南》吧,上面介紹了一個位于昌平的郊野景點,有山有水的。正值春暖花開時節(jié),讓人看了心里就癢癢,周末約好朋友就去了。
停車場被綠蔭環(huán)繞著,讓人對景區(qū)充滿了期待。交了進門費,走進一條夾在兩山之間的沙石路(只能勉強說是條路吧)。走了很久,又翻過一個山包,仍不見報紙上說的溪水潺潺、植被豐富等如畫美景。視線里都是光禿禿的山,只能偶爾的在石頭縫兒里見到棵小草。越往前走,大家話越少。只有娃娃是最歡快的,在帶棱角的石子路上,一如既往地來回奔跑。
走了兩個多小時,幾塊巨石攔住去路,大家就此停住前行的腳步,消滅隨身攜帶的吃喝……這個所謂郊野公園最大的特色,就是在“野”字上做足了文章,除了掛著牌子的停車場和一個收費的老人外,里面幾乎沒有任何人工整理過的痕跡和公共設施,更見不到一個指示牌和廁所,根本沒有像樣的路。
時至今日,此行印象最深刻的,是有的朋友走壞了鞋底,特別是寶貝娃娃的小腳墊磨破了倆兒,這毛孩子愣是一聲不吭地走了出來,想必三四歲的小孩子,是做不到的。娃娃跟著旅游,算是去過了半個中國吧,這是唯一一次負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