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維陽
開篇的話:
娃娃,是家里小狗的閨名。從1999年1月19日接到家,已經(jīng)朝夕相處了19年。慢慢地,娃娃成了家里的重要一員,帶來的是無數(shù)歡樂。2017年春天以來,娃娃的健康每況愈下,成為醫(yī)院的??汀W匀灰?guī)律無可抗拒,權(quán)且以日志的方式,回憶并記錄下與娃娃相伴的美好時光。
3月13日。最高氣溫19度。風(fēng)力三級。北京的空氣污染指數(shù),爆表了。昨天還能看到頭頂?shù)哪侨λ{天,今天換上的是一口渾濁的灰鍋。天津朋友發(fā)的圖片顯示,津門上午11時的AQI指數(shù),為359。新聞推送的信息上說,如此的空氣質(zhì)量,導(dǎo)致心肺疾病死亡的風(fēng)險升高。
早晨,體感溫度明顯的舒服了。娃娃下樓完成了一尿二拉的“大事”,不等鏟屎官打掃完“戰(zhàn)場”,就私自拖著牽引繩,向家的方向小跑。命令毛孩子站住,瞧見她的耳朵在轉(zhuǎn)動,但依然往前顛兒。猜想在老娃的小腦袋瓜子里,還是不服老。
看到毛孩子自覺地跑起來,狗爹內(nèi)心是非常愉悅的,說明她還是健康的,身體還是能夠承受有一點點劇烈的運動。以前提到過,娃娃曾是個“運動健將”,一雙小汗腳兒,就足以說明這毛孩子多么愛動。
從小到老,無論怎么洗,娃娃四蹄上的小肉墊兒,都有汗味兒。其實不僅僅是娃娃,很多毛孩子都是小汗腳兒。肉墊兒柔軟,表面有點像細砂紙樣的粗糙。與人不同,它們的小蹄子上,只有與四個腳墊對應(yīng)的四個指甲(它們的大拇指已經(jīng)退化,指甲長到了小腿上)。想必富有彈性的肉腳墊和指甲配合,讓毛孩子們奔跑時,蹄子的抓地性更強,速度更快,而且有一定的“減震性”。這樣的解釋,未必科學(xué),權(quán)當(dāng)是狗爹做的狗娃腳趾與腳墊兒功能的“猜想”。
娃娃六七歲時,三四個特別喜歡這毛孩子的朋友,想試試自己的身手,看看能否徒手抓到娃娃。
小廣場上,幾個人分開,面向娃娃,各自站在一個方向,一起捕捉小娃。這東西鬼機靈,知道人們在和她游戲,一會兒從人與人之間竄出去,一會兒又有意鉆進幾個人的“包圍圈”。十幾分針下來,娃娃依然很輕松地做著假動作,穿梭于幾個人之間。
有人喊“累得不行了!”開始呼哧帶喘了,狗爹也加入到圍捕的行列……結(jié)果是,于事無補,沒戲!最后還是累得蹲在原地不動,這狗東西自動跑過來,膩到狗爹懷里。
娃娃這是給狗爹的面子,無論怎么跑,都會圍著你玩耍。玩兒完了,都會回到家人的身邊,這家伙有歸屬感,總會讓你知道,你是她的全部。
寒冬漸行漸遠,娃娃擁有了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