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泓清水
(接上篇)
在巴黎,連接塞納河左岸和右岸有無數(shù)的橋,它們平衡了兩岸生活,平衡了巴黎。其中最美麗的一座橋名為“亞歷山大三世橋”,是筆者最愛!
“左岸,右岸”一詞,最早來源于法國巴黎塞納河的劃分。自十四世紀法國國王把皇宮移到塞納河右岸后,權(quán)力中心漸漸也移到右岸,并形成了經(jīng)濟中心。
徜徉在巴黎的左岸右岸,在埃菲爾鐵塔、凱旋門、盧浮宮等建筑的影像中,可以用各自的感受判斷人們對左岸右岸的評價是否貼切:左岸的魅力在于它的熱烈和豐富,右岸的影響在于它的實際和隆重;左岸是政治的,右岸是經(jīng)濟的;左岸屬于藝術(shù)和雄辯,右岸屬于股票和經(jīng)營……
最喜歡這個角度!
跟著視線走近艾菲爾鐵塔,它在藍天下是那么宏偉,它不朽的身軀總是與時代同步,被不同時期的人們賦予科技的、電子的、人文的功能,上一次是17年前,我看到它為迎接21世紀裝點一新,這一次我們等到晚上10點,觀賞了它用閃光令舉世驚艷的身影!
鐵塔被LED裝點得閃閃發(fā)光!
凱旋門,是巴黎,或者說是法國的標志。巴黎老城的所有建筑,竟然都是以凱旋門的高度為界限的!
金色圓頂?shù)氖前屠铇s軍院,是路易十四(1670年)為安置他的軍隊中傷殘軍人而下令修建的?,F(xiàn)如今,這座榮軍院依舊行使著它初建時收容安置傷殘軍人的功能,它同時也是多個博物館的所在之地,拿破侖之墓也安置在這里。
巴黎歌劇院,我從電影《虎口脫險》中對它留下深刻印象。這次走近會發(fā)現(xiàn)它的建筑細節(jié),是建筑屋頂四周都雕刻著著名音樂家的頭像和藝術(shù)年代,這又一次讓我體會到法國文化的指導思想是尊重!是對那些偉大作品的作者的尊重!
歌劇院側(cè)門。墻壁上還可以看到建筑銘牌。
協(xié)和廣場和世紀輪
在協(xié)和廣場遠眺凱旋門
盧浮宮回型古建筑的中央,貝聿銘把一座玻璃金字塔嵌入其中,大膽的讓現(xiàn)代與古典完美融合。
在盧浮宮內(nèi)從參觀大廳中央望出去
這幅名畫用三層防彈玻璃封著,隔著無數(shù)的人頭攢動看蒙娜麗莎的微笑,誰也拍不清楚。
?
欣賞《殉道徒》這幅的光影!
對油畫的欣賞重點在于透視、光和色彩。
這件雕塑,刻畫出了人臉上罩著的面紗!創(chuàng)作者讓雕塑體現(xiàn)出逼真的衣衫花邊和綢羅的飄逸~
有人說巴黎是美麗貴婦,塞納河是貴婦身上的腰帶,左岸用腦,右岸用錢……
回到塞納河左岸,不能錯過拉丁街的美食。這里也是左岸文化的一部分,更是游人必去飽餐一頓的地方!
烤蝸牛的美味,回味無窮!
這樣的海鮮串很鮮美,一個人吃不下哦!
如果能有時間走在左岸這條深巷,體會一下左岸沿街店鋪櫥窗的設(shè)計現(xiàn)代另類,仿佛置身于北京的“798”,但如果算輩分,年輕的“798”可與這里祖孫相稱了!
在拉丁街路,隨處可見一些年輕人擺起畫架,或干脆席地而就,作畫、涂鴉……提到涂鴉,隨處可見是歐洲所到之處都有的特色,應該是即興隨意的創(chuàng)作,幾乎不能放過任何空閑的平面,但與小廣告無關(guān)!
在巴黎,還有一處游客打卡的景點——凡爾賽宮。它位于巴黎西南15公里,曾是法蘭西王朝的行政中心。這里和我在上世紀末到此的感覺一樣,規(guī)模宏大,景色壯觀,內(nèi)部陳設(shè)和裝潢極其富有藝術(shù)感染力。我也曬一張從后花園遠觀凡爾賽宮的外景,作為巴黎印象的結(jié)尾吧。
(補記2016年夏天的巴黎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