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化部官網(wǎng)獲悉,青海省文化新聞出版廳落實文化惠民、著力精準扶貧又出一項新舉措——《青海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文化惠民扶貧專項方案》制定出臺?!斗桨浮分幸?guī)定時間節(jié)點,制定有力措施,加強責任落實,強化檢查驗收,多措并舉,確保完成既定文化惠民扶貧目標。
《方案》工作目標是到2018年底,在全省1622個建檔立卡貧困村普遍建成集宣傳文化、黨員教育、科學普及、普法教育、體育健身等功能于一體,資源充足、設備齊全、服務規(guī)范、保障有力、群眾滿意度較高的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豐富和活躍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保障基層群眾基本公共文化權益。為確保工作按期完成,省文化新聞出版廳在全面掌握貧困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設施存量和使用狀況的基礎上,根據(jù)城鄉(xiāng)人口發(fā)展和分布,按照均衡配置、規(guī)模適當、經(jīng)濟適用、節(jié)能環(huán)保等要求,合理規(guī)劃布局,并制定2016—2018年完成建設任務的推進計劃:2016年,完成541個貧困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任務;2017年,完成541個貧困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任務;2018年,完成540個貧困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任務。
省文化新聞出版廳將按照“政府主導、多方籌措”的原則,加大對貧困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的扶持力度,建設資金每年由省財政通過轉移支付方式解決為主,并采取幫扶部門支持、社會各方贊助的辦法,拓寬投資渠道,凝聚各方力量,為貧困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提供有力的經(jīng)費保障。此外,省文化新聞出版廳還將會同省財政部門,落實文化“進村入戶”工程專項資金,并通過政府采購,集中為每個貧困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配發(fā)服裝、音響、樂器、電視機、DVD等開展文化活動的設備器材(價值5萬元),裝備充實貧困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內部設備。并積極籌措項目資金,每年為每個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落實文化工作專項經(jīng)費1萬元,專項支持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組織開展各類文體活動。
《方案》中,省文化新聞出版廳制定了針對性強的專項政策和措施,將主動會同組織部、科技、體育、文明辦、教育、司法、農(nóng)牧、團委、婦聯(lián)等部門,積極為貧困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提供便利,形成多部門聯(lián)合推動工作的合力。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主要采取盤活存量、調整置換、集中利用等方式進行建設。集中整合宣傳文化、黨員教育、農(nóng)(牧)家書屋、電影放映、體育健身、科學普及的項目、資金、人才、設施等資源,充實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的建設內容,完善服務功能,提升服務水平,實現(xiàn)共建共享。制定本地貧困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基本服務項目目錄,重點圍繞文藝演出、讀書看報、廣播電視、電影放映、文體活動、展覽展示、教育培訓等方面,設置具體服務項目,明確服務種類、數(shù)量、規(guī)模和質量要求,實現(xiàn)“軟件”與“硬件”相適應、服務與設施相配套。
為了保證服務中心切實發(fā)揮作用,省文化新聞出版廳還將積極爭取落實“三區(qū)”人才培養(yǎng)專項經(jīng)費,依托省、市州、縣各級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的人才優(yōu)勢,組織開展各類培訓班,加大對貧困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管理人員的培訓,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使其更好地組織開展各類文化活動,豐富和活躍基層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除了制定文化惠民扶貧專項方案,今年以來,省文化新聞出版廳在精準扶貧方面主動出擊,采取有效措施圍繞文化惠民、入鄉(xiāng)駐村、文化扶貧開展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效,得到定點扶貧村、駐村點群眾的一致好評。針對扶貧工作點多面廣的情況,建立了精準扶貧長效工作機制,找準貧困根源、理清發(fā)展規(guī)劃、定準脫貧項目、破解工作難題。建立扶貧項目庫,加強項目的計劃組織和管理,廳業(yè)務處室主動與扶貧工作組對接,形成合力,綜合施策,以文化扶貧助力精準扶貧,確保了省文化新聞出版廳扶貧攻堅任務的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