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方“斗室”里深耕厚植文明和文化
光明日報南開大學教育部思政司舉辦“宿舍文明建設(shè)座談會”
光明日報天津6月16日電(記者謝文、陳建強、陳鵬)“宿舍文明建設(shè)座談會”16日在天津南開大學舉行。來自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領(lǐng)導、專家學者、大學生代表30余人圍繞“建設(shè)怎樣的宿舍文明、怎樣建設(shè)宿舍文明”的主題進行了深入研討,形成了一系列共識。該座談會由光明日報社、南開大學、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聯(lián)合主辦。
與會人員認為,宿舍文明建設(shè)要抓住主線,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始終、落細落小落實。光明日報社總編輯杜飛進認為,對大學生來說,宿舍是第一社會、第二家庭、第三課堂?!敖ㄔO(shè)怎樣的宿舍文明、怎樣建設(shè)宿舍文明”,應該緊扣宿舍這種“小社會”“大家庭”“隱形課堂”的特質(zhì)和特性,在這一方“斗室”里深耕厚植文明和文化,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著力培育公共精神,將宿舍建設(shè)成為秩序良好的“小社會”,著力營造溫馨環(huán)境,將宿舍建設(shè)成為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大家庭”,著力構(gòu)筑人文雅舍,將宿舍建設(shè)成為促進成長的“隱形課堂”。教育部思政司副巡視員俞亞東說,應把核心價值觀作為目標引領(lǐng)、內(nèi)容主導和價值標準,貫穿到學生對宿舍文明“知情意信行”的全過程,貫穿到宿舍生活環(huán)境、規(guī)章制度、實踐活動各環(huán)節(jié),蘊含于宿舍生活的細節(jié)、體現(xiàn)于學生日常的行為。南開大學黨委書記薛進文表示,要把“人文雅舍”作為精神引領(lǐng)、文化熏陶、價值觀養(yǎng)成的題中之意,從大局著眼立意,從小處入手落實,以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方式,為學生烙印下充滿正能量、深沉厚重的人生底色。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工作處處長應中正認為,應強化園地意識、育人意識和服務意識,廣泛開展宿舍文化活動,使學生宿舍成為主流價值的精神家園。
與會人員認為,宿舍文明建設(shè)要有問題意識,直面時代發(fā)展提出的新課題。全國人大教科文衛(wèi)委員、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副主任顧海良表示,宿舍文明的建設(shè)要捕捉時代感、體現(xiàn)當代性,對不同階層不同家庭背景學生如何和諧共處一室、新媒體滲透導致宿舍思想學習和生活交流交往功能弱化、學分制帶來的“同學不同班(宿舍)”“同班(宿舍)不同學”等新問題,要創(chuàng)新理念、優(yōu)化機制、凝聚合力,及時做出回應。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中國倫理學會秘書長孫春晨說,當代大學生有極強的個體意識,為防止大學生受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影響走向歧路,有必要以建設(shè)宿舍文明為契機,培育大學生的公共生活倫理素質(zhì)。
與會人員認為,宿舍文明建設(shè)應植根傳統(tǒng),從高校歷史文化、治理理念中汲取營養(yǎng)智慧。北京大學副校長王仰麟說,應發(fā)掘宿舍文化中的記憶和情感因素,讓宿舍成為一個時空紐帶,使不同年代的校友和在校學生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吳付來說,應在每一間宿舍讀書靜思的方寸之間,引導同學們建設(shè)“青春做伴、拾光為家”的美好宿舍生活。南京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明生認為,應將“知識探究、能力建設(shè)、人格養(yǎng)成”融為一體,使學子在生活中養(yǎng)成沉靜儒雅、勵學敦行的君子之風。中國海洋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張靜表示,正是在“海味”宿舍文化的熏陶中,海大的學生們形成了海納百川的胸襟氣度,涵養(yǎng)了謀海濟國的情懷。
與會專家學者高度肯定了光明日報推出的《宿舍里的文明》專題報道。杜飛進介紹,光明日報將與中央電視臺合作,共同推進和深化“宿舍里的文明”報道。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副主任楊華表示,央視將利用好宿舍文明這個核心價值觀宣傳的好載體,從大學生身邊的點滴入手,講好故事、直面心結(jié),讓報道具有穿透力。
座談會由光明日報社副總編輯李春林主持。
(光明日報記者 謝文 陳建強 陳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