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5月7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黃祥) “您是否有一個圓通快遞,物流沒有更新?” 在三亞讀書的周同學近日接到一個自稱是圓通快遞客服的來電詢問,周同學聽后便想起前兩天購買的產品確實物流沒有更新,便如實回答,接著對方稱包裹被公司的快遞弄丟了,要依照規(guī)定給周同學雙倍賠償,于是雙方便互加了微信。隨后對方給其發(fā)來一張二維碼,周同學掃碼填寫了相關信息(姓名、銀行卡號、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等)。
沒過多久,對方又發(fā)來一張支付寶二維碼讓其掃描稱會收到一個驗證碼,再給其賠償。隨后,周同學沒有收到驗證碼便致電詢問對方,對方稱因為周同學的支付寶信用額度太低,使用不了網商銀行給其退款,需要提高信用額度,便讓周同學到美團借4000元,讓其借款后就從手機銀行上直接轉賬到對方提供的賬戶里,稱在美團上的額度會自動消失讓周同學放心。
周同學照對方所說給其提供的賬戶轉了4000元。隨后對方來電稱沒有收到錢,可能是轉到其他賬戶了,讓周同學再到“小米貸款”上借17000元,深信不疑的周同學又照對方所說轉了17000元。轉完款后周同學打開借款的軟件,發(fā)現(xiàn)借款額度沒有自動清零便給對方致電,發(fā)現(xiàn)號碼為空號,共損失21000元。
警方分析,不法分子事先通過不法途徑獲取受害人的購物詳細信息,包括購買的物品、時間、所發(fā)快遞等,然后冒充快遞客服謊稱要給受害人進行所謂的“快遞理賠”,隨后謊稱受害人支付寶信用額度低無法進行轉賬理賠,再誘導受害人借款轉賬用以提高信用額度,從而實施最終的詐騙。
海南省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提醒,凡是自稱快遞公司主動理賠的都是詐騙電話,自稱“客服”發(fā)二維碼、發(fā)鏈接,基本就能判定對方是騙子,市民在接到自稱“客服人員”的電話時,不必忙于去判斷對方身份的真實性,應第一時間直接與原先的網購平臺或店鋪的客服取得聯(lián)系,進行核實,不要輕易泄露個人賬戶、密碼等信息,以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