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快報網10月27日南京電(記者李宇龍)近日,360互聯(lián)網安全中心發(fā)布《2014年APP廣告插件安全研究報告》顯示,針對當前安卓平臺1000款熱門應用中,最流行的10款正規(guī)廠商廣告插件,進行了一次全面的安全性分析。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10款APP廣告插件均涉及收集用戶隱私信息、濫用隱私權限的情況,此外,還有強推廣告、干擾用戶、消耗流量、躲避檢測等不良行為。
太可怕了!
APP廣告插件變追蹤器
《報告》顯示,在分析的10款廣告插件中,有8款會收集用戶的地理位置信息,7款會收集WiFi列表信息,4款會收集安裝應用列表信息,3款會收集電話號碼信息。
所有廣告插件均會收集用戶的5類個人隱私信息、敏感隱私信息、手機唯一標識、聯(lián)網相關信息、手機硬件配置信息和軟件環(huán)境信息。也就是說,部分手機APP廣告插件變成了跟蹤器,手機用戶的地理位置、手機號碼、應用列表、手機聯(lián)網方式以及硬件軟件信息都會被插件廠商獲取。
據(jù)360安全中心對某插件獲取位置信息的代碼檢測,該插件收集的地理位置信息包括坐標、坐標獲取的時間、來源、精度等。通過這些信息,手機用戶經常活動的時間、地點、頻率等均會被廣告插件記錄,一旦信息泄露,很可能給用戶帶來不必要的困擾,甚至危及人身財產安全。
你知道嗎?
流量大部分被廣告插件消耗掉
《報告》還指出,某些廣告插件除了在應用中顯示各種類型的廣告外,還通過私自添加瀏覽器標簽和短信記錄、私自創(chuàng)建快捷方式等方法強制向用戶推送廣告。手機廣告插件主要通過系統(tǒng)插屏廣告和頻繁推送通知欄廣告干擾用戶。用戶在下載帶有廣告插件的應用時,需要為廣告插件消耗的流量買單,運行帶有廣告插件的應用時,廣告插件下載廣告數(shù)據(jù)會消耗手機流量。
《報告》顯示,某款手電筒的安裝文件大小約為2.9M,而將該應用所有廣告插件都去除后,重新生成的文件僅為1.1M,二者相差了1.8M,有廣告插件的手電筒應用是沒有廣告插件的手電筒應用的2.6倍。換個角度來看,也就是說當用戶去應用商店下載這款手電筒程序,實際上大約62%的流量都浪費在了廣告插件上。
該怎么辦?
軟件安裝時注意軟件權限
與此同時,報告測試的10款廣告插件共使用了26項權限,最多的一款使用了13項權限,平均每款插件使用了9.6項權限。
100%的插件使用了讀取電話狀態(tài)的權限,70%的插件使用了獲取用戶地理位置的權限,20%的插件使用了撥打電話的權限,10%的插件使用了發(fā)送短信的權限。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目前市場上的所有主流廣告插件,都存在隱私權限濫用的問題。
對于這些問題,《報告》建議,應用程序要合理使用隱私權限,并注意保護手機用戶的隱私數(shù)據(jù)。
同時,手機用戶應盡量從安全可靠的應用市場下載手機軟件;安裝軟件時,注意觀察軟件權限。此外,用戶還應使用手機衛(wèi)士等具有惡意廣告攔截功能的手機安全軟件對廣告插件進行管理。
國家網信辦將出臺APP管理辦法
昨天,記者從全國網信辦主任座談會上獲悉,國家網信辦將出臺APP應用程序發(fā)展管理辦法。近年來,智能手機產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催生了APP應用程序行業(yè)的興起。然而,在提供便捷服務的同時,病毒、竊取用戶信息等問題也時有發(fā)生,APP安全問題日益凸顯,行業(yè)亂象備受關注。
10月25日,中央網信辦主任魯煒在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的座談會上透露,我國將加強互聯(lián)網立法,依靠嚴密的法律網來打造規(guī)范的互聯(lián)網。根據(jù)國務院授權,國家網信辦負責網上內容管理和網上執(zhí)法。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中心研究員、副教授朱巍對記者表示,在當前情況下,國家網信辦對APP管理進行立法是非常必要、非常及時的?!澳壳癆PP發(fā)展的速度非??欤M入門檻也很低。技術沒有道德性可言,只有法律能賦予其道德性。”
他對記者介紹,目前很多APP客戶端存在著抓取用戶個人信息和通訊錄的行為,而這實際上侵犯了用戶的個人信息權,會造成一些沒有使用該APP的信息也會被暴露。
朱巍認為,一些手機APP類似自媒體,進入門檻低而影響大,但是缺乏規(guī)制?!氨热缙鋬热葜粸槲矍颍瑳]有維權途徑;一些APP只重視用戶的增加,忽視對內容的監(jiān)管?!?br /> 此外,北京網信辦主任佟力強在會上透露,北京正在研究制定《北京市APP應用程序公眾信息服務發(fā)展管理暫行辦法》、《北京市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fā)展管理暫時規(guī)定實施細則》、《北京市互聯(lián)網新技術新業(yè)務審批暫行辦法》等系列法規(guī)。
(責任編輯:)
聲明:
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質量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若需轉載本網稿件,請致電:010-84648459。
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質量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直接點擊《新聞稿件修改申請表》表格填寫修改內容(所有選項均為必填),然后發(fā)郵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網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