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訴求被駁 百度不構成侵權
北京互聯網法院第一案宣判:15秒短視頻應受著作權法保護
北京晨報訊(記者 顏斐)昨天上午,北京互聯網法院第一案,“抖音短視頻”訴“伙拍小視頻”侵犯信息網絡傳播權案一審落判。判決指出,涉案抖音15秒短視頻雖篇幅短小,但具備很強的獨創(chuàng)性和正能量,應當屬于“類電作品”受到著作權法保護。法院同時認定百度作為網絡服務提供者,即時刪除了涉案短視頻,不構成侵權。
原告北京微播視界科技有限公司訴稱,“抖音短視頻”系由其合法擁有并運營的原創(chuàng)短視頻分享平臺,對于簽訂獨家協(xié)議的創(chuàng)作者創(chuàng)作的短視頻,獲得了獨家排他的信息網絡傳播權以及獨家維權的權利?!岸兑舳桃曨l”平臺上發(fā)布的“5·12,我想對你說”短視頻由創(chuàng)作者“黑臉V”獨立創(chuàng)作完成,但該視頻在“伙拍小視頻”上傳播并提供了下載服務,故原告要求被告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和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停止侵權、刊登致歉聲明并賠償經濟損失100萬元及訴訟合理支出5萬元,承擔訴訟費用。
而百度方面表示,抖音短視頻沒有獨立的思想表達,不具有獨創(chuàng)性,不構成作品,不應當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
法院認為,涉案短視頻是在已有素材的基礎上進行的選擇、編排,與抖音平臺其他參與同一話題的用戶制作的短視頻存在較大區(qū)別,且沒有證據證明該短視頻在抖音平臺上發(fā)布前,存在相同或近似的短視頻內容,故由制作者獨立創(chuàng)作完成。
視頻長短與作品的創(chuàng)造性沒有必然關系。涉案短視頻包含了多方面的智力勞動,編排選擇及呈現均具有獨創(chuàng)性。涉案短視頻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精神內涵的傳遞,帶給觀眾積極向上的精神享受,構成類電作品。因此,涉案短視頻應當作為作品受到著作權法保護。
因二被告作為提供信息存儲空間的網絡服務提供者,對于伙拍小視頻手機軟件用戶的提供被控侵權短視頻的行為,不具有主觀過錯,在履行了“通知-刪除”義務后,不構成侵權行為,不應承擔相關責任。據此,駁回了原告的訴訟請求。
抖音維權負責人表示,他們將繼續(xù)追究伙拍小視頻用戶的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