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福州訊(記者張文章)國慶、中秋兩節(jié)來臨,為使長假期間出行的消費者能夠安全放心消費,9月28日,福建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和福建省寶玉石協會聯合發(fā)布珠寶玉石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旅游期間慎購景區(qū)珠寶玉石,謹防落入消費陷阱。
福建消委會和福建寶協指出,珠寶玉石是制作首飾的材料,對消費者來說,只有佩戴的功能,起到美化的作用,謹慎相信珠寶玉石保值升值的宣傳,不要參與任何形式的珠寶玉石投資。網絡推銷收藏類珠寶玉石制品,多為低檔玉材的機雕產品,貴金屬紀念品幣則多為銅等合金材料的制品,一些機構通過套路,把上述低檔制品包裝成高端收藏品或紀念幣銷售。特別提醒老年人,不要購買珠寶玉石的理財產品,不要相信投資珠寶玉石的高收益回報。
針對商場購物抽獎買珠寶玉器的現象,福建消委會和福建寶協指出,商場此類銷售柜臺多為涉嫌價格欺詐行為,商家通過抽獎套路,把低品質珠寶玉石賣高價。如標價1.5萬元的金鑲玉首飾,實際可能只值百元。
針對黃金首飾打折銷售現象,福建消委會和福建寶協指出,當金價低于行業(yè)成本價格的,一般暗藏以次充好和價格欺詐行為,此類金店多為行為不軌,用各種手段誘騙消費者購買暗藏價格貓膩的珠寶玉石。
針對景區(qū)、展會銷售的珠寶玉石,福建消委會和福建寶協建議消費者謹慎購買。據調查,不少消費者出國旅游買回的珠寶玉石,大部分是以假亂真的或以次充好的。如紅寶石、祖母綠、碧璽等,大部分是鉛或玻璃充填的,藍寶石、和田玉等大部分是合成的。一些消費者在展銷會上買了珠寶玉石,等到送檢測機構鑒定發(fā)現以假亂真或以次充好時,展銷會已經結束,參展商已經離開了,維權難。因此,沒有檢測機構進駐的展銷會,消費者應謹慎購買珠寶玉石。
福建消委會和福建寶協提醒消費者,要正確看待珠寶玉石鑒定證書。依照《珠寶玉石鑒定》國家標準,目前市場上商家給每件首飾送檢并配上資質機構的鑒定證書,這些證書只是說明珠寶玉石是天然的,并不證明品質好壞。如一只100元的翡翠手鐲和一只價格數千萬元的翡翠手鐲,證書都是寫翡翠。
福建消委會和福建寶協指出,消費者所在市區(qū)的珠寶店或百貨商場,多是正規(guī)的珠寶玉石首飾消費場所。由于行業(yè)競爭比較充分,商家都會根據珠寶玉石的品質高低,明碼標價。消費者可根據自身需要進行理性選擇,要選擇有信譽、有資質,售后有保障的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