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之環(huán)
紐博格林的賽道英雄(上)
最早的在德國Adenau地區(qū)的Eifel修建賽道的計劃是在1907年提出的,在20世紀的頭20年中,作為當?shù)氐淖h長,Creutz博士在其中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并使這個計劃逐步完善。他在1925年1月31日建立了ADAC(全德汽車俱樂部)下屬的一個汽車俱樂部。
紐博格林賽道(Nürburgring)于1927年竣工,是目前全球少數(shù)擁有歷史地位及技術難度的經(jīng)典賽車跑道。也因地處德國、比利時、盧森堡三國交界的Nürburg小鎮(zhèn)而得名,并在Eifel丘陵中,造就出眾多的傳奇。
賽道初始,一些諸如德國大獎賽之類的大型比賽都要跑完全程。北環(huán)賽道單獨作為賽程是從1931年開始的,但又伴隨著二戰(zhàn)的爆發(fā)而暫時終止,炸彈和戰(zhàn)爭給賽道帶來了了極大的破壞,但是修繕工作在戰(zhàn)后立刻被提上了日程。1947年5月的時候南環(huán)賽道就已經(jīng)能勝任摩托車比賽了,而北環(huán)賽道戰(zhàn)后的首場比賽是1949年5月的Eifel杯,1950年8月20日,德國大獎賽再次在紐博格林賽道上舉辦,成千上萬的人們涌進賽場并且見證了意大利人Alberto Ascari駕駛法拉利F2賽車奪冠,其后Alberto Ascari同樣也贏得了第一次在紐博格林賽道上舉辦的F1比賽。之后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賽道都處于不斷舉辦賽事和不斷完善賽道路線和路況的過程中,直到1976年前“北環(huán)”曾是F1賽事的其中一站,但因賽道長達20.83公里,不僅使電視轉播上有技術困難,連最為重要的事故救援也無法實時到達,因此FI取消了該站比賽。直至1982年,新建的紐博格林GP(南側)跑道落成后兩年才又重新回到F1分站比賽中。1984年第一次在這里舉辦F1,但在1985年之后,這個賽道又因為車手認為比賽過程無趣而再度于F1賽歷上除名(后文詳解),直到1995年歐洲站才又回到紐博格林舉行。不過南環(huán)賽道在2002年又做了不小的變動,第一個Castrol S減速彎被大幅修改,由包含了三個左彎兩個右彎的復雜路線所取代,使南環(huán)賽道長度加到如今的5.148km,并固定為F1的賽道。今天的紐博格林北側賽道以“真理之環(huán)”聞名世界,是一條難度幾近不可思議的高速賽道——在Eifel高原上蜿蜒前進,賽道隨著山勢起伏,路面的垂直落差高達300米,多達177處的彎道的嚴苛賽道。經(jīng)過完善后的整個紐博格林賽場實際上包括兩個賽道——長22.810km的北環(huán)賽道(Nordschleife)和7.747km的南環(huán)賽道(Sudschleife),這兩個賽道共用2km多長的發(fā)車區(qū),因此賽道全程長度是28.265km。北環(huán)的177個彎道中以高速居多,且路面與緩沖區(qū)相當狹小,至多只能容納兩三臺車并行。同時部分路肩石突起的角度相當高,萬一路線錯誤導致車輪壓到路肩便很容易造成過度彈跳導致失控,因此正確的路線在此顯得非常重要。對于車手的技術、體力,車輛的底盤、制動、轉向、車身剛性、引擎調校、輪胎抓地力等都是極大的考驗。北環(huán)也是全球車廠用作測試高性能車型的最終測試賽道,低于八分鐘的圈速時間更被世界車壇公認為超級跑車的標準。
來自“綠色地獄”的考驗
1970年,F(xiàn)1賽手們在世界冠軍Jackie Stewart和世界錦標賽冠軍Jochen Rindt“無論誰告訴你他喜歡紐博格林都是不折不扣的謊言”的號召下對紐博格林賽道進行了集體抵制,直接導致了1970年德國大獎賽移師霍根海姆。雖然經(jīng)過多方斡旋之后德國大獎賽又有兩次在Eifel舉辦,但是分歧也隨之越來越大。由于紐博格林賽道遍布山坡,導致賽道上沒有寬闊的超車和加速賽段,而要進行徹底改造所需的工程又實在過于龐大,另外,由于賽程較長,每輛救援車都要覆蓋很長的距離,這樣無形中也降低了安全性。
令紐博格林感到遺憾的決定還是最終到來了。1976年8月1日北環(huán)賽道舉辦了最后一場F1比賽,但是即使是這場告別演出,也被Niki Lauda的系列事故蒙上了陰影。然而這并未影響其他比賽在這里舉辦,F(xiàn)2、Eifel賽、ADAC1000公里賽和其他車賽把紐博格林上的賽歷排得滿滿的。1970年一個新的賽事——專為轎車和GT車型設置的ADAC 24小時賽(德語:ADAC 24h Rennen Nurburgring)出現(xiàn)在紐博格林賽場,到今天這個比賽已經(jīng)從一項群眾賽事發(fā)展成大型比賽,每年吸引超過20萬觀眾來到Eifel,而且,它仍然在北環(huán)賽道上舉辦。
紐博格林24小時耐力賽是1970年由ADAC創(chuàng)立的,正式德文稱謂為“ADAC 24h Rennen Nurburgring”。不同于更早期的比賽時長為12小時甚至36小時、84小時乃至96小時的比賽(如Marathon de la Route賽事),紐博格林24小時耐力賽更類似于1924年開始舉辦的斯帕24小時耐力賽和本刊前期介紹的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
紐博格林24小時耐力賽主要面向業(yè)余選手,賽事語言為德語與英語,每輛車的入場費用約為4508歐元,外加3000歐元燃油費用。典型的入場車輛是歐洲房車大獎賽或者FIA GT3使用的車型,如Porsche 911 GT3 R。近年來,廠商與職業(yè)車手參與的情況一直在變化,上世紀90年代由于FIA N組的競爭,廠商車隊的數(shù)量大幅縮減,而99年大量的專業(yè)賽車出現(xiàn),比如Zakspeed Chrysler Dodge Viper GTS-R,這輛車原本是針對FIA GT2而打造的。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Opel DTM賽車、Abt改裝版Audi以及曾經(jīng)參與過2001年ALMS的BMW M3 GTR.
由于規(guī)則上的一系列變化,賽道的總長度從原先的22.835km增長到了接近26km,長度在2002和2003年達到最長,當然,南環(huán)賽道也包括在其中,因為南環(huán)有很大的緩沖區(qū)和額外的維修區(qū)可供使用。在練習賽當中,230輛賽車當中的210臺將進入正賽,超過800名車手互相競爭,一臺賽車可以由2~4名車手駕駛,一名車手允許無間斷駕駛150分鐘,每支車隊允許投放兩輛賽車,輪換期間車手需要休息至少2小時。今年的紐博格林24小時耐力賽決賽已于德國時間5月19日下午四點正式開戰(zhàn),今年參賽的車隊達到144個,其中13隊采用奧迪賽車,42隊采用寶馬,27隊采用保時捷,上述三個品牌構成本場紐博格林24小時耐力賽的三大陣營,今年的排位賽首次采用全新的 Top 40 排位預選方式,排在頭三位的分別是19號寶馬 Z4 GT3 (Müller / Müller / Alzen / Adorf) 、26號奧迪 R8 LMS ultra (Mamerow / Abt / Ammermüller / Hahne) 、15號奔馳 SLS AMG GT3 (Edwards / Bleekemolen / Metzger / Schall),來自Dorr Motorsport車隊使用保時捷 GT3 賽會記錄該車隊車手Niclas Kentenich在夜間段比賽創(chuàng)造的最快圈,最終,Phoenix車隊車手經(jīng)過155圈的艱難賽程后終于舉起了勝利的獎杯。3號賽車Bilstein R8 LMS ultra先后由Marc Basseng、Christopher Haase、Frank Stippler和Markus Winkelhock掌握方向盤,與緊隨其后的Mamerow R8 LMS(26號賽車,車手:Mamerow、Abt、Ammermüller和Hahne)總用時相差3分35秒。對紐北老將Marc Basseng來說,這可是一場來之不易的勝利,他的13次參賽經(jīng)歷終于換來了首次勝利。
《產(chǎn)品可靠性報告》2012年7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