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說豐田的段差要求小于1mm。這是什么概念?如果在車門縫、A柱與中控臺之間找縫隙的話,豐田的段差只能允許插入一張薄紙片。
漢蘭達是一款大車,這是它的賣點,但大并不意味著粗糙,廣汽豐田對豐田生產方式的改造體現(xiàn)在每一個細節(jié)上,即使是漢蘭達也要注重小節(jié)。
漢蘭達的精細組裝靠SPS系統(tǒng)。這個概念我最早是從廣汽豐田學到的,“模塊部件供應系統(tǒng)”解釋起來很復雜,其實就是每臺車后面都有自己的零部件鐵架,車子從進入組裝車間開始,VIN碼就已經把它的身份證輸入到生產線,零部件按照JIT(及時生產)原則不多不少、不早不晚地準備到位,一車一份,真正做到了生產零差錯率。
廣豐的生產特點比堤工場更先進,比小田原更節(jié)約,這是我為廣汽豐田兩個工廠所作的總結。因為有半個多世紀的積累,豐田本土的幾家工廠都已經局促不堪了,包括皇冠、銳志(MARK-Ⅱ)的母工場——堤工場,很難再有大的改進余地,工人和機器都很擁擠,但廣汽豐田工廠則可以利用更富裕的土地資源進行生產方式的改進,而SPS這種幾十年前曾經適用于小規(guī)模生產的方式,之所以能移植到廣汽豐田來,就是因為它是全新的工廠,自動化率更高,車間規(guī)模更大。不過,漢蘭達畢竟是差異化細分市場上的小眾車型,它不需要太過先進的車間,比如生產蘭德酷路澤和雷克薩斯全系產品的小田原工場,其先進程度居豐田各生產基地之首,而漢蘭達的生產線相比較而言,就算是比較節(jié)約的了。在精益化與現(xiàn)代生產的結合方面,據(jù)說整個豐田生產體系中也只有中國的廣汽豐田做的最好,至少制造環(huán)節(jié)是讓漢蘭達車主能夠放心的地方。
Tips
段差
段差,指兩塊模具鑲件或前后模等分型面位置因為加工精度偏差導致匹配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