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中文在线视频,海角精产国品一二三区别,一区二区国产高清视频在线

          <legend id="o3rmf"><abbr id="o3rmf"><thead id="o3rmf"></thead></abbr></legend>
          中國質量新聞網
          您當前位置: 新聞中心>>財經>>觀察>>

          財經觀察:中國擴大開放助推中歐經貿關系行穩(wěn)致遠

          2019-04-08 15:30:02 新華網

          新華社布魯塞爾4月7日電 財經觀察:中國擴大開放助推中歐經貿關系行穩(wěn)致遠

          新華社記者王子辰

          中國首張外資增值電信業(yè)務牌照、首家外資控股合資證券公司、首家外資保險控股公司、首家重化工行業(yè)外商獨資企業(yè)……隨著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近幾個月來,歐洲企業(yè)加大在華投資力度,在中國多個行業(yè)創(chuàng)下“第一”。經貿關系日趨緊密、行穩(wěn)致遠,為中歐關系全面深化發(fā)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英國電信今年1月宣布,成為首家獲得中國增值電信業(yè)務牌照的外資企業(yè)。這家歷史超過150年、近年來經營艱難的英國老牌電信公司希望通過進入中國市場找到新機遇。

          在備受關注的金融行業(yè),去年底瑞銀集團宣布,獲得中國證監(jiān)會批準增加瑞銀證券持股比例至51%,成為首家控股中國內地合資證券公司的外資金融機構。

          在保險行業(yè),去年底德國安聯保險集團獲準籌建國內首家外資保險控股公司。今年3月,恒安標準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獲批籌建國內首家外資養(yǎng)老保險公司。

          恒安標準人壽董事長杰瑞·格林斯通表示,作為合資方的英國標準人壽安本集團堅定看好中國市場前景,去年底對合資公司追加注資就是對中國市場信心最有力的證明。

          隨著位于廣東省湛江市的聯絡辦公室在3月底啟動,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在湛江建設精細化工一體化基地的計劃加速推進。這也是中國重化工行業(yè)外商獨資企業(yè)第一例,總投資額預計將達到100億美元。

          巴斯夫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馬丁·布魯德米勒表示,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化工市場之一,中國占全球化工市場的比例將在未來進一步擴大。如果巴斯夫想繼續(xù)成為全球領先的化工企業(yè),就必須參與到這一增長中去。

          隨著天氣轉暖,德國寶馬公司在沈陽的鐵西新工廠正加速建設。寶馬去年宣布,將對華增資30億歐元擴大沈陽工廠產能,使沈陽成為寶馬全球最大生產基地。寶馬也成為中國放寬汽車合資股比的受益者,將通過股權收購,使其在合資企業(yè)中的股權占比從25%提高到75%。

          此外,最新通過的《外商投資法》也為包括歐洲企業(yè)在內的外資企業(yè)在華經營提供更全面的法律保障。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張明表示,《外商投資法》成為中國全面推進改革開放的又一重大舉措,將顯著促進中歐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為未來中歐合作創(chuàng)造更大發(fā)展機遇。

          歐洲議會議員蒂齊亞娜·貝金對新華社記者說,《外商投資法》的出臺將使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更有吸引力,歐洲企業(yè)的商業(yè)機遇有望不斷拓展。

          “一帶一路”倡議也成為近期中歐合作的高頻詞。繼意大利之后,盧森堡也與中國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迄今已有20多個歐洲國家積極響應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表示,歐盟希望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fā)揮積極作用。

          意大利政府負責地區(qū)事務的副國務秘書斯特凡諾·布法尼對新華社記者說,備忘錄的簽署為所有意大利企業(yè)帶來新機遇,更多“意大利制造”商品有望進入龐大的中國市場。

          中方統(tǒng)計顯示,2018年中歐貿易額達6822億美元,同比增長10.6%,創(chuàng)歷史新高。歐盟連續(xù)15年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和進口來源地,中國連續(xù)14年是歐盟第二大貿易伙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

          曾擔任意大利外交部長和內政部長的溫琴佐·斯科蒂對新華社記者說,“中國是全球層面的一個關鍵參與者”,歐中雙方“應共同合作,而非互相孤立”。

          (責任編輯:八雨)
          最新評論
          聲明:

          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質量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若需轉載本網稿件,請致電:010-84648459。

          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質量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直接點擊《新聞稿件修改申請表》表格填寫修改內容(所有選項均為必填),然后發(fā)郵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網盡快處理。

          圖片新聞
          • 機油液位上升、加注口變“奶蓋”不要 ...

          • 安全的召回與召回的安全

          • 廣汽本田2019年超額完成目標,體 ...

          • 自研自造鑄市場底力 威馬為新勢力唯 ...

          • 中國汽車文化的先驅 奧迪第三次華麗 ...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