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軟件引爆全球泄密危機
特工個人信息有曝光風險
科技日報北京7月10日電 (實習記者于紫月)他們,或是執(zhí)行秘密任務的特工,或是駐扎在神秘基地的特種兵,或是守護核武器基地的超級衛(wèi)士。他們本該行蹤成謎,不為人知,卻被小小的健身軟件曝光真實姓名、家庭住址、行動路線、甚至親屬照片等個人信息。
近日,民間調查網(wǎng)站Bellingcat和荷蘭新聞網(wǎng)站De Correspondent的一項聯(lián)合調查顯示,“博能(Polar)”智能手環(huán)的內置應用軟件泄露多國情報、軍事機構等的敏感信息。Polar將2014年以來收集到的用戶運動數(shù)據(jù)繪制成電子地圖并公布在其網(wǎng)站上,瀏覽者只需找到感興趣的“敏感地點”,查看附近運動用戶的個人信息,再查詢該用戶所有運動歷史,通過多條運動路線的交叉,可獲得其住址等隱私信息,最后對用戶注冊信息、家庭住址、社交平臺等信息加以關聯(lián)分析,就能確定其真實身份。
調查人員運用上述方法對全球125個軍事基地、48個核武器儲存基地、18家情報機構駐地等200多個敏感地點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超過6400位Polar用戶曾在上述地點活動,并成功確定多名來自美國國家安全局、特勤局,俄羅斯軍事情報局、聯(lián)邦對外情報局,英國軍情六處,法國對外安全局等情報機構的特工姓名、家庭住址等信息。
調查人員將調查結果提供給荷蘭國防部,荷蘭國防部立即向各國軍事和情報機構發(fā)出預警。荷蘭國防部官員表示,高風險人群的個人信息一旦曝光,不僅威脅其個人安全,更危害相關行動甚至國家安全。世界各國都高度重視敏感人員身份信息,美國法律規(guī)定泄露情報官員真實身份最高處以10年刑期。
事件曝光后,Polar停止了網(wǎng)站上的運動歷史查詢服務,但泄密風波造成的損失已無法挽回。荷蘭國防部長表示:“這件事情警示我們必須認識到數(shù)字科技帶來的后果,科技使越來越多的事情成為可能,我們卻必須提高安全性和敏感性來適應其負面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