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炒作貿易戰(zhàn) 中國外貿仍獲兩位數(shù)增長
“在連續(xù)兩年負增長之后,中國外貿終于走出了雙降的陰影,整體復蘇的大門最終打開?!?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10月19日向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表示,盡管中國對外貿易仍面臨歐美的一系列不確定、不穩(wěn)定甚至不利因素,但得益于世界經濟復蘇步伐加快,今年中國外貿獲得兩位數(shù)增長沒有問題。
整體外貿形勢好于預期
根據(jù)中國海關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今年前三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0.29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16.6%。其中,出口11.16萬億元,增長12.4%;進口9.13萬億元,增長22.3%;貿易順差2.03萬億元,收窄17.7%。
在10月19日下午中國新聞社舉辦的“國是論壇——2017三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上,趙萍主任分析說,雖然今年前三季度外貿增速呈現(xiàn)一個逐漸下降的態(tài)勢,增速從第一季度的21.8%下降到第三季度的16.8%,但仍保持兩位數(shù)的增長。她說:“這個增速不只是超出預期,也是我們一直在說的外貿穩(wěn)中向好的態(tài)勢?!?/p>
應警惕全球貿易中的不利因素
盡管面對難得的經濟復蘇大環(huán)境,但趙萍仍提醒說,中國外貿要獲得長期、穩(wěn)步發(fā)展仍應警惕當今全球貿易中的不確定或不利因素。
今年8月,美國特朗普政府正式對中國發(fā)起“超級301調查”,對包括中國政府在技術轉讓、知識產權、創(chuàng)新等領域的實踐、政策和做法是否不合理或具歧視性,是否對美國商業(yè)造成負擔或限制等事項進行調查。10月10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就此項調查啟動了首次聽證會。
本月初,歐盟在經過長達18個月的爭議后最終就對華反傾銷新規(guī)達成一致,聲明未來會對國家過度干預等“市場扭曲”行為作特殊處理,其中包括中國。盡管中國已加入WTO15年,但歐盟仍把中國當作特殊的“非市場”經濟對待。這份所謂新規(guī)仍將“傾銷”定義為以低于國內售價的價格出口銷售,即如果認定價格出現(xiàn)了“嚴重市場扭曲”,歐盟調查員將以“替代性價格”來確定中國商品的傾銷幅度。新規(guī)一出,不少歐洲媒體評論這或是歐中貿易戰(zhàn)的前哨。
歐盟與美國分別是中國當前的第一、第二大貿易伙伴,中國則是美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也是歐盟的第二大貿易伙伴。趙萍指出,貿易戰(zhàn)是一個雙輸?shù)慕Y局,損失的不僅僅是中國,對歐美也沒有好處。她認為,不僅僅是貿易問題,歐美當前在經濟因素之外的全球地區(qū)安全、網絡安全等領域都離不開中國的合作,因而,任何旨在激化貿易戰(zhàn)的舉動都可能使雙方利益受損。
看清貿易保護政策背后的目的
對于美國與歐盟接連推出的貿易保護政策或舉措,專家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都指出,應看清各國政府推出的貿易保護政策背后的目的,抓住本質才能有效給予應對。
趙萍向記者指出,特朗普上臺后經常發(fā)推發(fā)表對華不太友善的言論,對華反傾銷方面還有一些實實在在的動作,“這些不利因素讓人感到中美之間的貿易增長前景特別曲折,但實際上,今年上半年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增長了21.3%,三季度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增長也超過18%。因而,我們看歐美以各種形勢炒作貿易摩擦,那就是政府的一種策略”。趙萍指出,從美國國內經濟大環(huán)境來看,特朗普上臺時號稱要追求4%的經濟增長目標,但今年以來美國經濟增長連3%都不到,“美國需要轉移注意力,轉移矛盾,把矛頭指向中國便成為一種必然選擇”。
國家發(fā)改委國際合作中心首席經濟學家萬喆指出:“特朗普上臺后,美國顯現(xiàn)出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跡象,在我們看來更像是他的政治手腕?!比f喆說:“事實上,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雖多次啟動‘301調查’,但并未真正實施過懲罰,更多的是為談判爭取空間?!?/p>
本報北京10月24日電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陳小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