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2月28日電 (記者 趙建華) 中國國務院扶貧辦新聞發(fā)言人蘇國霞28日在北京介紹說,2016年中國貧困地區(qū)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240萬人,超額完成任務。
當天在北京舉行的媒體通氣會上,蘇國霞說,去年中央和省級財政投入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全國961個縣(其中貧困縣792個)啟動實施貧困縣涉農資金整合試點,納入整合范圍的各級財政資金規(guī)模共計3200億元,實際整合資金2300億元,惠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000多萬人。
蘇國霞表示,中國強化頂層設計,建立脫貧攻堅規(guī)劃政策框架;創(chuàng)新體制機制,為脫貧攻堅提供新動能;突出攻堅重點,將脫貧攻堅作為促進區(qū)域協調發(fā)展的有效途徑;實行分類施策,將精準扶貧作為保障民生的重要手段;加強基層基礎工作,提高脫貧攻堅效益;加大動員力度,調動社會力量廣泛參與脫貧攻堅。其中,僅建檔立卡一項,就動員200多萬名官員干部參與。各地向貧困村選派駐村干部工作隊12.8萬個,派出駐村干部50多萬人。
蘇國霞說,中國貧困地區(qū)金融扶貧貸款余額24878億元,當年新增8181億元。累計發(fā)放扶貧小額信貸2833億元,支持了801萬貧困戶。發(fā)行易地扶貧搬遷金融債726億元,土地政策進一步向扶貧開發(fā)傾斜。2016年易地扶貧搬遷開工建設249萬人。
蘇國霞還介紹說,今年中國將加大脫貧攻堅投入,鞏固精準扶貧基礎,攻克難點,克服形式主義問題,激發(fā)貧困群眾內生動力,鼓勵、支持和帶動貧困群眾靠自己的雙手脫貧。繼續(xù)加大力度實施產業(yè)扶貧、易地扶貧搬遷、就業(yè)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和生態(tài)保護扶貧,廣泛動員各方面力量參與。同時,實行嚴格的考核評估制度,加強督查巡查力度,以嚴格的制度來倒逼扶真貧、真扶貧、真脫貧。確保完成全年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等任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