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中文在线视频,海角精产国品一二三区别,一区二区国产高清视频在线

          <legend id="o3rmf"><abbr id="o3rmf"><thead id="o3rmf"></thead></abbr></legend>
          中國質(zhì)量新聞網(wǎng)
          您當前位置: 新聞中心>>財經(jīng)>>人物>>

          專家預測:中低收入未來稅負將降低

          2016-11-01 16:49:19 北京晚報

          “12萬元收入,在北京真的不算高,租房、吃飯、買衣服樣樣需要錢,再加上還房貸,一個月根本剩不了什么?!鄙弦恢埽澳晔杖?2萬元以上的高收入群體將增加個稅”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盡管財政部和國稅總局的官員隨后便出面澄清辟謠,然而民間對于“12萬元是否是高收入”的爭議依然不斷。

          在北上廣幾個一線城市,年所得12萬元的確很難稱得上是“高收入者”。那么,未來的個稅改革究竟如何調(diào)整?稅法專家表示,以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稅制度為方向的改革,有增有減,但整體方向是中低收入者稅負降低。

          釋疑

          “12萬元”源自11年前

          “刷爆了朋友圈的12萬元,到底是個什么標準?”這是許多市民在第一時間提出的問題。

          記者查閱到,2005年12月19日,國務院頒布了《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決定》,從2006年1月1日起執(zhí)行。其中,文件第三十六條規(guī)定,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義務人,在年度終了后3個月內(nèi)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年所得12萬元是一種納稅自行申報標準。

          那么,年所得12萬元到底算不算高收入?根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的官方數(shù)據(jù),2005年我國城鎮(zhèn)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是18364元,北京市該數(shù)據(jù)為32808元,上海市為26823元。也就是說,在2005年,年所得12萬元是當時全國職工年平均工資的6.5倍,是北京的3.5倍多,是上海的近4.5倍。從這個角度,出臺文件的當年,12萬元確實算是“高收入”。

          同樣根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的官方數(shù)據(jù),2015年我國城鎮(zhèn)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63241元,北京市該數(shù)據(jù)為85038元,上海市為71269元。這個時候,12萬元在一線城市只能被歸入略高于平均線。

          “十年來經(jīng)濟指標發(fā)展了,生活標準也提高了,年收入12萬元在一線城市算不上是高收入?!?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劉劍文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具體到北京,一個年所得12萬元的“上班族”,每月究竟能掙多少錢?記者假設“上班族”小飛收入主要來自于工資所得,小飛每月繳付的“五險一金”為2000元,12萬元年所得分布到每個月,就代表扣除“五險一金”后的稅前收入為1萬元,稅后實發(fā)工資則為9255元。小飛目前是住在出租房屋中。根據(jù)中介機構偉業(yè)我愛我家集團市場研究院的統(tǒng)計,今年三季度,北京市住房租賃市場的成交均價為每月4697元/套,僅租房一項,就占到了小飛每月實際到手工資的50.7%。

          改革

          不是簡單提高個稅起征點

          12萬元不算高收入之外,市民們也有抱怨,3500元的免征額已經(jīng)5年沒有調(diào)整了?!盀楹尾惶岣呙庹黝~?有沒有可能在近期提高個稅起征點?”這是很多“上班族”的另一個疑惑。

          目前,我國實行的是分類稅制的個稅制,將個人所得分為工資薪金所得等11個應稅項目,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chǎn)租賃所得;財產(chǎn)轉(zhuǎn)讓所得等。其中工資所得按超額累進稅率征收,最高稅率達45%。

          2011年9月,工資薪金個稅起征點從2000元提高到3500元,稅率級次從9級調(diào)整為7級。

          中國財政學會副會長賈康的撰文,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個稅征收的現(xiàn)狀。賈康在《稅制改革應鼓勵公眾討論》中談到,就收入處于個人所得稅起征點以上的工薪階層而言,稅負客觀上說是偏重的。目前,針對這部分人的超額累進稅收的征收機制是“單位代繳代扣”,最具足額征收的保障,起征點安排是多年以前定下的,并未根據(jù)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和通貨膨脹的情況進行調(diào)整,個稅改革嚴重滯后。與此同時,廠主型收入高端人群不依靠工資收入,可以不給自己開工資,導致政府根本查不到其中很多人的個人所得稅稅基。許多高收入者交的稅太少,稅負太輕,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妥善解決。

          或許,正是由于個稅中“交大頭”的都是普通工薪階層,“12萬元高收入”的言論一出,才會引發(fā)如此大的爭議。

          “個稅改革的方向,是將綜合與分類相結合,合理調(diào)節(jié)社會收入分配,進一步平衡勞動所得與資本所得稅負水平,適當加大對高收入者的征稅力度。” 劉劍文分析說。

          做加法

          所謂綜合計征就是指,個人的全部所得,不分來源和性質(zhì)都納入課稅范圍。“全部收入”,既包括工資收入,也包括財產(chǎn)性收入、工資以外的勞務收入、利息股息和紅利收入、非上市公司股權轉(zhuǎn)讓收入等。

          股息紅利也將納入綜合所得

          如何平衡勞動所得與資本所得稅負水平?2003年10月,十六屆三中全會首次明確提出,個人所得稅的改革目標是實現(xiàn)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2016年3月的全國兩會上,財政部部長樓繼偉也表示,個稅改革的思路是先合并11項稅目后按綜合所得計算,再做分類扣除,即綜合計征、分類扣除。

          所謂綜合計征就是指,個人的全部所得,不分來源和性質(zhì)都納入課稅范圍。這里的“全部收入”,既包括工資收入,也包括財產(chǎn)性收入、工資以外的勞務收入、利息股息和紅利收入、非上市公司股權轉(zhuǎn)讓收入等?!皬脑瓉碇挥泄べY、薪金代扣代繳個稅,到未來全部所得都納入課稅范圍, 從稅前數(shù)字上看,納稅基數(shù)變大了 ?!币晃欢惙▽<腋嬖V記者,將股息、股權轉(zhuǎn)讓收入等資本性收入也計入稅前的綜合所得,對于目前的高收入群體來說,將會增加對他們的稅收力度,因為目前的社會富余階層中,主要的收入都來自于非工資、薪金所得。

          以阿里巴巴主席、被網(wǎng)友稱為“馬爸爸”的馬云為例,在剛剛公布的胡潤富豪榜上,52歲的馬云及其家族以2050億財富保持第二,財富比去年增長41%。然而,馬云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他已經(jīng)20多年沒拿過工資了。胡潤所公布的財富數(shù)額,更多是來自資本性收入。

          做減法

          綜合計征還伴隨著減除項,即以家庭為單位,將個人職業(yè)發(fā)展再教育、首套住宅按揭貸款利息、撫養(yǎng)孩子的教育費等家庭必要開支在稅前減除,余額征收個人所得稅。

          家庭必要開支可稅前減除

          有增就有減。綜合計征還伴隨著減除項,即以家庭為單位,將家庭必要開支在稅前減除,余額征收個人所得稅。

          “比如個人職業(yè)發(fā)展的再教育扣除,首套住宅按揭貸款利息的扣除,撫養(yǎng)孩子的教育扣除等,甚至是特困地區(qū)的特殊情況,理想設計中都可納入分類扣除。”劉劍文向記者舉例。

          以此前討論很廣的“房貸利息可抵稅”為例,記者假設購房者A在北京購買了一套250萬元的普通住宅,首付50萬元,剩余200萬商業(yè)貸款30年。按照4.9%的商業(yè)貸款基準利率,等額本息的方式,所需要支付的利息款約為182萬元。記者以均分到30年中計算,每月的利息金額為5055.5元。

          假設A每月收入2萬元,養(yǎng)老保險金、醫(yī)療保險金等四金都按照北京市的規(guī)定比例交,四金總額為3309.67元。按照目前的個稅政策,A每月應納個稅為2292.58元。

          如果,房貸利息也能抵扣,A每月能多抵扣5055.5元,仍按照目前3500元的個稅起征點政策計算,則A每月應納個稅為1071.97元,相較2292.58元減少了1220.87元。從數(shù)字上看,房貸利息的抵扣相當于多次降息。

          預測

          中低收入者稅負降低

          多位稅法專家告訴記者,此輪個稅改革總的原則是“增低、擴中、調(diào)高”,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降低中等以下收入者的稅收負擔,加大對高收入者的稅收力度。而在降低中低收入稅負中,最主要的方式并非提高個稅起征點,而是增加扣除項。

          “當然,要想真正落實綜合計征、分類扣除,需要一段時間,不是短期內(nèi)能一步到位的?!眲ξ恼劦溃瑐€稅改革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和其他稅制改革同步推進。比如,需要不同部門之間建立納稅人信息共享機制,除工資以外的勞動所得、財產(chǎn)性收入、非上市公司股權轉(zhuǎn)讓和分紅收入等信息,能夠統(tǒng)一共享至稅收征管部門。

          “但不變的方向是,個稅改革更多是從公平和正義的角度,中低收入者的稅負水平是將降低的?!?/p>

          本報記者 趙瑩瑩

          (責任編輯:八雨)
          最新評論
          聲明:

          本網(wǎng)注明“來源:中國質(zhì)量新聞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質(zhì)量新聞網(wǎng),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質(zhì)量新聞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若需轉(zhuǎn)載本網(wǎng)稿件,請致電:010-84648459。

          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中國質(zhì)量新聞網(wǎng))”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他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如因作品內(nèi)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直接點擊《新聞稿件修改申請表》表格填寫修改內(nèi)容(所有選項均為必填),然后發(fā)郵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網(wǎng)盡快處理。

          圖片新聞
          • 機油液位上升、加注口變“奶蓋”不要 ...

          • 安全的召回與召回的安全

          • 廣汽本田2019年超額完成目標,體 ...

          • 自研自造鑄市場底力 威馬為新勢力唯 ...

          • 中國汽車文化的先驅(qū) 奧迪第三次華麗 ...

          最新新聞